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唯王葛仍没事人一样,把解下来的晾衣绳盘圈,絮叨家常:“阿父放心,滚灯全拉走了,人家夸咱干活实在哩。
就是这东西实在占地方,拉了好几大车,那几头牛倒是轻快了。
还有,当时尽挑着青篾使,剩下一些黄篾咋整?总不能真当柴烧。”
&esp;&esp;“那可不行!”
&esp;&esp;“要不阿父试试,用这些黄篾编个筲箕?”
&esp;&esp;“能行?”
&esp;&esp;“我觉得能行。”
&esp;&esp;“王匠童都说行,那一定行。
哈哈。”
这是亡妻走后四年里,王大郎45启篾分丝
&esp;&esp;与此同时,不得不说贾地主家真是消息灵通,乡正所率车队行出村子后,贾大郎贾风就驱着一车物产追上来了,载的是田间刚摘的蔬菜,有葑、有苋、有姜。
&esp;&esp;乡正不辜负百姓心意,爽快收下,但是按市价付给贾风钱,肯定是只多不少。
&esp;&esp;这个钱,贾风不敢不拿,心里很不安。
&esp;&esp;乡正说道:“泠然,我正好托你一事。”
&esp;&esp;贾风没想到乡正竟知道自己的字,连忙道:“大人尽管吩咐。”
&esp;&esp;“村西出的事想必你听说了,过些日子,还会来一批隶臣,乡兵力量不够,你回去跟你大父说,组织一些佃户,闲时帮着乡兵监督修路。
早些修好,村里就早些得益,是不是这个道理?”
&esp;&esp;“大人放心,我一定照办。”
&esp;&esp;乡正继续启程后,贾泠然纳闷:“怎么好几车的竹笼?干什么用的?”
&esp;&esp;农户的生活,一桩紧接一桩。
家里有姚氏时,觉不出这懒妇干了啥,但少了她,每个人是真能觉出多摊了份活。
&esp;&esp;弃妻次日、隔日,王三郎都要进野山伐竹,顺带着采摘竹叶和枸杞花,忙的根本没工夫思念姚氏。
家里喂鸡、扫院的杂活,王蓬和王荇搭伙干。
王葛则跟去田间栽种赤豆,同时思忖下个月卖给货郎的竹器。
&esp;&esp;既然食盒这种器物定价高,肯定要继续制,此次改为寓意吉祥的葫芦造型。
她给自己定下规矩,以后凡制食盒,绝不重样,免得富家子弟郊游时撞食盒,跟后世撞衫一样尴尬。
&esp;&esp;除了此类扎扎实实的篾具,她还要制一种摆件:捕醉仙。
也就是现代时人人都知的“不倒翁”
。
&esp;&esp;据前世历史,捕醉仙在唐代出现,是一种劝酒工具,由木头雕刻成人形,上细下粗。
人们饮酒时,用手捻转,木头人的手指指向谁,谁就饮酒。
后来何时、被何人改成头戴乌纱的不倒翁,没有记载。
&esp;&esp;此物当然不能凭空而制。
她先用蛋壳装粟米,让虎头发现戳蛋壳竟然戳不倒,然后她“灵机一闪”
,夸赞阿弟:“你真是阿姊的福星,我想到了一种新奇物,制出来后货郎肯定收。”
&esp;&esp;“像滚灯、竹蜻蜓一样新奇吗?”
&esp;&esp;“对。”
&esp;&esp;有了由头,三叔伐竹回来后,王葛立即开始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