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袁肃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张大人误会了,在下在计划书里已经阐述的十分明确,这次并非单纯是为了征收军费。
说到在下请张大人支持的地方,就是希望能由张大人出面,召集滦州各地的士绅三老,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此次计划。
相信只要这些大户人家都能参与进来,不仅计划实施起来会更容易的多,并且也能使此次联防更加壮大。”
&esp;&esp;张举人恍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事也不难办,只是眼下老夫仍然无法确定空闲的时间,不过老夫答应你,一定尽快。”
&esp;&esp;得到张举人这样的承诺,袁肃自然不敢再有计较,他由衷的说道:“有张大人这番话在下就放心了。
如此,在下已无其他事,便不继续叨扰张大人了,就此告辞。”
&esp;&esp;张举人看了看书房的窗外,随后说道:“这大雪的天气,时候也偏晚,就怕袁大人路上诸多不方便,索性今晚暂宿府上,明日再回城不迟。”
&esp;&esp;袁肃推谢道:“张大人好意在下感激不尽,不过军中公务繁忙,离不开人手,故而即便此刻大雪封山在下也一定要尽快赶回去。”
&esp;&esp;张举人缓缓的点了点头,叹道:“袁大人尽忠职守,老夫也不好多挽留了。”
&esp;&esp;随后,张举人将袁肃送到后院门廊上,袁肃深知张举人还在料理妻儿后事,因此执意让张举人留步,自己独自离去即可。
张举人客套的应了两句,只道袁肃并不是,交心之谈
&esp;&esp;袁肃不禁哭笑不得,对方该不会以为自己刚才在偷窥吧?他故作平静的说道:“恰才路过,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好奇就向院子里看去一眼,请张小姐不要误会,我并无冒犯之意。”
&esp;&esp;张涵玲有一些生气,微微嘟着小嘴,揶揄的说道:“你既然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莫不是涵玲有什么地方不待见吗?”
&esp;&esp;这下反而轮到袁肃一脸疑惑,他勉强笑了笑说道:“我只是碰巧路过,正要去前院取马赶在天黑前回城,因而未曾顾及礼数,还请张小姐原谅。”
&esp;&esp;张涵玲表情渐渐有所舒展,轻轻的点了点头之后,语气文静的问道:“袁大人是来见我伯父的吗?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esp;&esp;袁肃见这位大小姐似乎没有生气了,于是坦然的说道:“是的,来与张大人关于加强滦州治安的事宜。
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我等失职,只是目前我们军中十分混乱,因此需要军民协作共同保卫滦州。
哦,说到这里,张小姐的伤势可好些了吗?”
&esp;&esp;他目光落在张涵玲的脚上,不过很快又意识到这样不礼貌,随即赶紧抬起眼睛。
&esp;&esp;张涵玲幽怨的叹了一口气,眉宇间很快拧起一股伤心,她低沉的说道:“我的脚无碍,对亏家父没有为我裹小脚,要不然就不好说了。
不过,我伯父可就不好了……”
说到这里,她再次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把话说完。
&esp;&esp;袁肃颇受感染,同样伤感的说道:“请张小姐放心,我等一定竭尽全力将贼人逮捕归案。”
&esp;&esp;张涵玲缓缓的摇了摇头,并无信心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她说完这句话,一时间彷佛陷入情绪的怅然之中,只是痴痴的低头看着手中的那个小盒子,没有再继续说话。
&esp;&esp;袁肃不禁尴尬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接张涵玲的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再找话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现在真的有些赶时间回城去。
趁着这阵沉默之际,他不经意的又把目光投向了张涵玲的脚上,只见那精巧毛绒小靴子不算太大,真的很难想到像对方这样封建世家出身的女孩儿会没有裹脚。
&esp;&esp;张涵玲回过神来,看到袁肃竟然盯着自己的脚,俏脸变的又羞又怒,嗔道:“你作甚要盯着我的脚,难道你也像那些老头子、老婆子那样愚昧迂腐,认为大脚的女孩不好看是吗?”
&esp;&esp;袁肃没有料到张涵玲情绪变化的会这么快,看来自己确实踩过界了,他连忙说道:“张小姐误会了,在下并没有这么认为。
在下只是觉得若不裹脚,以张小姐的身高反而显得更加匀称……”
&esp;&esp;不等袁肃把话说完,张涵玲愈发生气起来,甚至恼怒的跺了跺小脚,小胸脯因为情绪的波动起伏不定,情急之下甚至连眼圈都有几分红润起来。
她紧紧的咬着嘴唇,就像是被人欺负了似的,叱道:“你,连你也嫌我长像竹竿一样高,你,你太可恶了!”
&esp;&esp;袁肃楞了一下,仔细将张涵玲的话重新整理了一下,隐隐约约察觉到问题所在。
他对历史风土人情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清朝末年的审美观念会对女孩子身高有反向要求,不过或许是这个年代的男人更喜欢小家碧玉,因此不太喜欢高个子的女孩子。
&esp;&esp;只是他并没有认为张涵玲不裹脚以及个子高是坏事,岂不说自己身高好歹是一米八出头,对方最多也就是一米七多一点点,在自己面前还矮一个头,再者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都喜欢身材修长的美女。
&esp;&esp;理清楚头绪之后,他苦笑了一阵,语气由衷的说道:“张小姐,你真的误会了,,事在北京
&esp;&esp;十二月的京城天气酷寒难耐,整个城际都已经被笼罩冰雕玉琢之中,不仅如此,大街小巷更是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忧愁,蒙古人、满人以及那些“心怀忠义”
的遗老们,无一不对眼下国内的局势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