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安静讲好自己的故事,或者想办法吸引更多观众,这是每个导演的自由。
有的人不在乎自己的表达能不能被人听见,但有的人在乎。”
&esp;&esp;林景挺为张三可惜的,他是个完全有能力拍好任何电影的导演,但被文艺片三个字框住了。
&esp;&esp;在林景前世,电影界很少提到商业和文艺两个字,就像演员里很少有流量和实力派的区别一样。
如果强硬分开,在资本倾向导致的恶性循环中,商业会更商业,文艺会更文艺,最终走上一条未可知的邪路。
&esp;&esp;他拍了拍张三的肩膀,对他说:“张导,你抬头往上看,以王汉奇为首的那几位导演,难道放弃过对表达的追寻吗?他们才是顶级的华语片导演。”
&esp;&esp;张三沉默片刻,说:“在商业里不可能追寻极致的表达,别人不懂你还不懂吗?那些导演,跟资本签了对赌协议的,真到需要取舍的时候,他们必须妥协。”
&esp;&esp;导演、艺人和资本的对赌协议在圈里常年存在,大体是指如果这个导演艺人在一年内没赚够多少钱,就必须自己出钱补上缺口;如果赚够了,多出来的那部分就是他们自己的。
&esp;&esp;为了完成每年的对赌金额,大量艺人和导演不得不接拍流量烂剧,拼命往荷包里揽钱,甚至显得有点吃相难看。
&esp;&esp;就算有心想要谴责,也完全不知道该谴责哪里——因为一切都好像没有问题。
对赌协议的出现是文娱产业成熟化的自然结果,它本身没有任何错误,若指责那些签协议的人太看重利益,未免也太愤青了。
&esp;&esp;面对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张三也只有一声叹息。
&esp;&esp;林景只是笑了笑,“事情总要慢慢做的嘛。”
&esp;&esp;话说回来,直到《倒计时》下映,林景才抽空关注了一波票房。
&esp;&esp;电影上映两个月,票房从一开始的不乐观、到缓速增长、再到舆论爆炸后的一路逆袭,《倒计时》最终的票房数字,定格在27亿,比林景预想的十五亿多了整整一倍,暂居年度电影票房榜影帝是谁
&esp;&esp;纪帆冤枉林景了,这回还真的没有人惹他。
&esp;&esp;他说不公关也是句大实话,因为他就是不想公关。
&esp;&esp;但《哄堂大笑》在焦宏文的运作下,是不可能不公关的,所以奖项上的悬念大大存在,尤其是最佳男主角。
&esp;&esp;林景不信金幕奖敢不给他最佳影片,但对最佳男主角,他还真拿不准。
&esp;&esp;今年的金幕影帝,又变成了林景和韩铎两人竞争的专场。
&esp;&esp;他们俩自己心知肚明,这两部戏里,林景展现出的演技更有层次也更难一些,韩铎稍逊一筹。
可是观众看不出来呀。
只要观众看不出来,组委会就敢随便浪。
&esp;&esp;提名名单公布时,电影其实还没有下映,许由杀人的话题尚在风口浪尖,林景忙完那些事正打算休息休息,发现竟然根本闲不下来。
&esp;&esp;首当其冲的就是饭局变多了,各种各样的人试图通过熟人约饭来结交他。
&esp;&esp;甚至不乏一些著名的大导大老板,都会在和人吃饭时,“顺便”
通过七拐八弯的熟人关系把他叫来。
&esp;&esp;他把这事说给韩铎听了,后者道:“哎呀,我竟然疏忽了,以你现在表现出来的商业价值,是到了该站队的时候了。”
&esp;&esp;林景:“站队?”
&esp;&esp;韩铎也没想到他那么通透的人竟然不了解这个,“就是电影界的派系分别,南圈北圈,京圈港圈之类的。”
&esp;&esp;因为一些利益或人情上的原因,华语电影界顶上那一撮人,基本是按“圈”
划分活动范围的,同一个圈子里的导演艺人互相都是合作关系,共享资源。
&esp;&esp;林景前世也存在这样的圈子,但在他印象里,这是一种良性竞争。
他没想到这种朋友聚会一样的东西,还能衍生出站队的说法。
&esp;&esp;韩铎想了想,又说:“入圈是许多艺人最梦寐以求的事。
前几年有个当红流量,为了能挤进港圈,不惜和一位大佬女儿结了婚,还自曝婚讯,用各种骚操作洗粉,想趁机改变粉丝结构,以此谋求转型。”
&esp;&esp;林景说:“难道我结交了一个圈子,就不能参加另一个圈子的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