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至于贾琰说的公输班,其实就是鲁班。
根据民间的某个传说,鲁班为某地造桥梁,因为水流很急,就在河床上挖了几个大洞,降低了水流的速度,最后成功地建好了桥梁。
贾琰也不知道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还是别人栽在鲁班的头上,但是,她跟人求证过,的确有这样的法子。
&esp;&esp;换而言之,就是不是在河床上打洞,在两岸退耕为湖,一样能够对减缓洪水流速有益。
&esp;&esp;其实这个传说,皇帝也听说过。
只不过,他听说过,却不能做。
因为天底下的国土虽然名义上是他的,但是买下那些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百姓如何用这些土地,他完全没有指手画脚的余地。
&esp;&esp;而且贾琰说的这个法子,里面的花费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esp;&esp;要么,国家拨款,但是这样一来,肯定会对国家财政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起王朝的倾覆。
&esp;&esp;要么,就是让贾家这样的人家来做。
但是,好端端的,谁家钱多烧得慌?
&esp;&esp;更加简单的说,朝廷早就有人提议这么干了,但是这本章还在福宁殿的密档里面锁着呢。
国家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国家眼下没有这么高的技术储备,也没有这么多的财力。
&esp;&esp;
&esp;&esp;这里才送走皇帝,贾母就堵在了贾琰的感恩堂里:
&esp;&esp;“娘娘,您,您说的可是真的?您,您要把黄河的河床往下挖……”
&esp;&esp;贾琰道:“如果真的要做成此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大笔的钱粮,还有国家的倾斜。
至于投入,最少也要一万万两白银。
根本就不是一家一人可以负担得起的。”
&esp;&esp;贾母听说,这才稍稍安心:“这么说来,娘娘也只是说说?”
&esp;&esp;贾琰道:“我现在不过是向万岁提了个建议而已。
具体要怎么做,需要钦天监的配合,也需要各层官员的集思广益,并且要一再讨论才能够进行,根本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开始的。”
&esp;&esp;只不过她已经通过贾赦还有林家,开始了最初的准备。
&esp;&esp;没错,那些庄子,对于贾琰来说,只不过是开始。
如果有无数的跟她有一样的想法的人集合起来,大家集思广益,也许能够少走很多弯路,但是,真的要做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esp;&esp;只不过这种事情,贾琰是不会跟贾母说的。
&esp;&esp;就跟贾母现在表现出来的这样,要贾母拿出几万两雇佣一下流民清理一下海河附近的河道,贾母绝对会在
&esp;&esp;虽然薛宝琴是客,可是她依旧是民女,在贾琰和林黛玉面前,要先行国礼,再行家礼。
而且她行家礼的时候,贾琰和林黛玉不必亲自答礼,由身边的侍女代为答礼便可。
&esp;&esp;三人再次落座,薛宝琴这才有空观察林黛玉。
&esp;&esp;说起来,林黛玉只比探春略大一点,可是她无论是气度还是容貌上都要胜过薛宝钗不止一筹。
哪怕薛宝琴自认不俗,可是见了林黛玉之后,也不免在心中暗藏了几分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