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王金发听得美妾劝慰,这才转怒为喜,也是,古元朗一个算腐书生,难道还能翻出天,真变出一堆粮食不成?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粮商
&esp;&esp;长都郡内,重灾区里只有零星的几块高地,山坡如同孤岛一般支楞出来,给幸存的百姓留下落脚处。
赶制出来的木船匆忙下水,军士们划着小船前去接人。
&esp;&esp;古元朗提出的疏通水渠旁支的法子实在有效,水渠旁支或疏通或挖开,重灾区的水立刻宣泄过去,加速泄洪之后,重灾区的水位终于降了下来,心急如焚的望泗关守军们赶紧划船进去救人,他们有不少人就是长都郡子弟。
&esp;&esp;被大水吞没数日的重灾区终于重见希望。
解救出来的灾民们虽说侥幸捡回一条命,可心里依然弥漫着前路不知何处的惶恐。
这次大水,摧毁了他们辛勤盖起的房屋,侍弄了一年的庄稼泡烂在了污水中。
&esp;&esp;好在还有热腾腾的豆粥和糖水慰藉着受伤的心灵。
郡廷府的人手就地烧起了热腾腾的锅灶,在大人们的默许下,给刚救出来的灾民敞开了供粮。
&esp;&esp;困在重灾区,饿了数日的灾民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
温暖的粥饭抚慰干渴的嘴唇,饿到麻木的胃腹中也逐渐升腾起饱足感,糖水的甜蜜味道让人几乎想要落泪。
终于是从水患中走出来了!
灾民们纷纷痛哭出声,衙役高声劝慰道:“哭什么哭?郡廷府得了郡王爷和皇子的帮助,一定能有办法!
先吃饭,粮食管够!”
&esp;&esp;抹完眼泪,吃饱肚子,在简陋的草棚里休憩下来,灾民们这才找到了一点踏实感,这才敢合眼安睡。
&esp;&esp;郡廷府里,一队又一队的车马载着粮食入库。
南沧县和望泗关援助的粮食陆续进仓不说,郡内其他县城的救灾粮也陆续到达。
古元朗向其他县令直截了当挑明之后,果然其他县城的救灾粮就开始陆续运出。
&esp;&esp;有了粮,郡廷府也就有了底气,毕竟银钱还可以赊欠,可粮食却变也变不出来。
于是,衙役们又多了一个任务,走街串巷地在郡城内未受灾的高处吆喝:“郡廷府招工!
疏通水渠,一天十文,一餐给两个面饼!”
&esp;&esp;收到粮食后,古元朗有了底气,存银也舍得花了,连夜给招工加了工钱。
&esp;&esp;郡城内,不少普通人家也都心动了。
伍本就是其中一个,他阿爹去世得早,全靠阿娘给人洗衣烧饭养大,伍本大了过后就在城里酒楼找了个跑堂的差事,虽说仍不富裕,但比幼时家境已经好了不少。
&esp;&esp;一场水灾下来,酒楼全都关门,伍本和阿娘只能坐在家里数着存粮吃饭,眼看着家里吃的越来越少,银钱也越用越少,伍本坐不住,跟阿娘说:“阿娘,我打算去郡廷府做工,包饭不说,还能挣点工钱。”
&esp;&esp;伍本娘到底还是犹豫,老伍家里可就这么一根独苗。
出了什么事,她怎么去地下见他爹?
&esp;&esp;伍本劝说道:“阿娘,眼下如果水渠和堤坝不修好,这水灾迟迟不退,人没被水淹死,倒要饿死了!
我看我们还得自救,想法子大家伙一起把水渠修好,才能过上以前的日子!”
&esp;&esp;伍本娘拗不过他,到底还是让他去了。
&esp;&esp;和伍本有一样想法的长都郡民还有不少。
家家户户的根儿都在长都郡,不到万不得已,如何愿意搬迁?可要想留在长都郡,就还得自己想办法,去把这水灾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