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韦同甫想及甄玉,也道:“先头么,甄榜眼和王状元虽爱斗嘴,看似不和,实则却是同心协力,才在短短时日,就助王爷得了京城掌兵之权。
王爷有了这掌兵之权,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esp;&esp;钱进益点头道:“论才能,甄榜眼也不一定能胜王状元多少,但他胜在无家累,不必费心后宅女眷之事,只一心一意助着王爷谋大事,这样的人,还去哪儿找?”
&esp;&esp;韦同甫倒是想起一事,瞅着四下无人,便道:“先前传闻,王爷许过诺,说道将来事成,要将妙丹郡主配给甄榜眼,这才留着妙丹郡主在府中,迟迟不给她找夫婿。
不想甄榜眼未待事成抱得美人归,竟至一病而亡。”
&esp;&esp;两人说一番王府之事,免不了又八卦一番当今皇帝的最新动态。
&esp;&esp;当今皇帝唐习武以武得天下,结束了前朝□,当年以三十八岁之龄登上大宝,当了棠国开国皇帝。
初登大宝时,他自有一股雄心壮志,想当天下明主,因整整二十年,励精图治,朝局开明,天下共赞。
不想他六十岁生辰后,却笃信起道教,开始修道炼丹,不理朝政,甚至听信道人之话,杀了宫中许多生肖和他相冲的宫妃,一时之间,朝臣有生肖和他相冲的,不免惶惶不可终日。
三年下来,朝政混乱。
&esp;&esp;唐习武共有八个儿子,分封在外为王的共有五个,留在京城的有三个。
朝臣忖度,这三个留在京城的,便是唐习武属意的太子人选,因暗暗拉帮结派,想要博一把,以待日后位极人臣。
&esp;&esp;今年初,唐习武却把三个留在京城的儿子召进宫嘱话,说他要到城外新建的道观中清修,令他们联手监国。
&esp;&esp;待唐习武一走,他三个儿子虽然说是联手监国,却各自为政,甚至在王府中办理政事,针锋相对。
这三个儿子中,其中一个便是九江王。
&esp;&esp;九江王年方二十五岁,母亲是唐习武最得宠的妃子旁氏。
&esp;&esp;以一部分朝臣看来,留在京城的三位王爷中,三王爷年长,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
另一部分却认为,四王爷相貌作风最肖当今皇帝唐习武,且母亲本是唐习武表妹,外戚有力,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esp;&esp;王正卿等人却是认为,若要选明主,必须选九王爷,也就是九江王唐晋风。
&esp;&esp;九江王少时有才,长大后有贤明之风,且擅于网罗有才之士为他所用,王府人才济济。
至今年三月,他得了京城掌兵之权,一时之间,便最被看好。
明眼之人皆认为,皇帝既然让九江王掌兵,自然是要把这京城,这天下交给他了。
&esp;&esp;九江王却不敢放松,皇帝这几年越法难以捉摸,这会把掌兵之权交给他,说不准什么时候又要收回去了。
且三王爷唐晋明和四王爷唐晋山同在京城,谋了这些时候,岂肯这样拱手相让江山,定然还有后着的。
&esp;&esp;王妃申氏知道九江王因着甄玉突然亡故,失了臂助,且怕一个疏漏,会着了唐晋明和唐晋山的道,这回倒要加紧笼络谋士,让谋士死心塌地为他所用。
因此这次王府宴席,自要宾主尽欢,而她这个王妃,也要放低身段去笼络谋士们的内眷。
&esp;&esp;一时听得王正卿携夫人到了,申氏忙示意心腹申嬷嬷亲去相迎。
&esp;&esp;申嬷嬷是申氏的陪嫁嬷嬷,助着申氏掌管王府内宅,地位举足轻重,让她去相迎甄玉娘,是给足了王正卿面子。
&esp;&esp;很快的,申嬷嬷就领着甄玉进了二门,来到申氏的正房中。
&esp;&esp;申氏的房中,却已坐了一些女眷,一时见甄玉来了,自是笑道:“状元夫人好金贵,一向不肯出来见人,这会倒肯出来了?”
&esp;&esp;甄玉早笑着上前拜见申氏,又按着品级大小,一一见过各位夫人。
&esp;&esp;申氏先前是听过传闻,说道王正卿这位夫人多病又多疑,且难相处,不讨翁姑欢喜云云。
这会见了,却略惊讶,这位状元夫人窈窕身段,细条眉,秋水眼,笑容可掬,单看相貌,却不是尖酸刻薄之人,却不知道先前的传闻因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