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在大都之北,燕山横亘数百里;著名的居庸关就位于燕山支脉军都山的隘谷中。
山沟南北长30里。
元在南北两端构筑大红城门,派色目宿卫军镇守,这里是来往两都之间的咽喉要道。
至正二年(1342)到五年,元廷在居庸南口红门之内建立过街塔,以汉白玉为石台(即今居庸关云台遗址);下有券门洞穿,石台上矗立三座瓶式(圆形覆钵状)白塔。
当时人吟咏这座过街塔楼的雄伟时写道:“浮图压广路,元殿出层麓”
;“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
置白塔于过街城楼上。
用意是让往来穿门的过路人“皆得顶戴”
,“普受法施”
。
古代人物画像图高耸在汉地边关的这组元代白塔,其形制和风格属于由藏地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喜马拉雅地区的佛教系统。
过街塔基座门券壁面上镌有四天王等“金容”
和用梵文、藏文、八思巴字(元吐蕃高僧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制的用来拼写蒙、汉、藏文等文字的字母)、蒙文、畏兀儿文、西夏文和汉文等六种文字书写的陀罗尼经咒语,以及除梵文以外其余五种文字的功德记。
云台上的白塔可能毁于十四五世纪之交前后;刻在塔基上的多语种铭文存留至今,成为色彩斑斓的元代文化的重要见证之一。
居庸关的西夏语铭文尤其宝贵。
党项被蒙古灭国是在1220年代。
大德年间元廷曾下令刊印西夏文大藏经。
居庸关铭文出现在元末,表明直至党项亡国一百多年以后,西夏语言仍保持着它的生命力。
党项人在河西消失,大约应当是在15世纪和16世纪前期西域的回回人大批迁入西北地区的前后。
元京师大都也体现了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大都城四周共有11座城门,出于混通三教、精于术数并带点诡秘的刘秉忠的设计。
据说南、东、西三墙各三门分别象征哪吒的三头和六臂,北二门则象征他的两足。
皇城内的殿阁池苑大多数是汉式的,也有少数非汉式的建筑,如“畏吾儿殿”
、“棕毛殿”
等等。
皇城之中还有称为“茶迭儿”
的召对之所,意即蒙语chadir的汉语译音,意思是“帐幕”
。
可见蒙古皇帝把草原上的“帐殿”
也搬进了大都。
举行各种朝仪的大明殿前种着“莎草”
,据说是忽必烈为使子孙不忘祖业而特地从漠北移植的。
大明殿上并设帝、后的座榻。
蒙古大汗有好几个正妻,每人主持一个斡耳朵(宫帐)。
大汗就在这些斡耳朵中轮番居住;他处理公务时,所在斡耳朵的当家妻子也总是坐在他身旁。
元朝皇帝和皇后在举行重大典礼时,分别由仪礼官擎执“导从”
(前趋护卫称导,后行护卫称从),引领升殿,同坐于“御榻”
。
这实际上是变相的蒙古旧制。
大明殿上又有高一丈七尺的大酒瓮,可贮酒五十余石,称为“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