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油布哪里还会不防水?那些富贵人家,不是都是打油布伞油纸伞的出门吗?可是油布用来做一个茶棚?会不会太费钱了一点?
&esp;&esp;衙役在茶棚里转了一圈,发现整个茶棚的顶棚全都换成了油布,就连边上扎起来的布帘子,都是用油布做成的,不由得在心里面扒拉了一下小算盘,这得花多少钱啊?他记得莫伞匠一把油纸伞,最便宜的也要卖上一两多银子。
&esp;&esp;一个茶棚,哪怕这个茶棚卖得东西多一点,生意好一点,但是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茶棚里的东西就没一样贵的,他们常年走街串巷的哪里不知道那些材料的价钱,随便算一算就知道茶棚的定价究竟有多便宜,赚的不过是辛苦钱。
&esp;&esp;衙役到底公务在身,不能留下来看热闹,很快就走了。
&esp;&esp;林淡不知道衙役的想法,否则他就要笑出声。
做生意的哪里能和普通百姓买菜比?哪怕是一个茶摊,每天只要卖出去的量在上面,也能直接跟人讲价,成本真的要比预期的低得多。
&esp;&esp;再说到油布。
油纸伞、油布伞,搁哪里都是价格昂贵的。
那是因为制伞不易,一个熟练的老伞匠,制作出一把白坯的伞,也要花上十天半个月。
这还是没算上在伞上作画的时间。
事实上,很多伞为什么贵,多半是在这伞面上。
&esp;&esp;像是他们家,林大伯就喜欢自己写字作画,让人制成伞面给全家人用。
他一副字画值多少钱?在外面真心千金难求。
但是对他们自家人来说,一把伞能值什么?总共加起来的花费也不用几两银子。
&esp;&esp;现在这茶棚用的油布,只不过染了最普通的素色,更多的花样一概没有。
以前吴州不产桐油,几乎所有的油布油纸都是从别的州运过来的,价格自然高。
&esp;&esp;但是现在,他们自家就产桐油啊。
身为吴州地区潜藏的民间最大的桐油商人,林淡表示桐油多得是,不就是做点油布嘛,小意思!
&esp;&esp;汶城内很快就多了个布庄,专门卖油布的。
&esp;&esp;油布的作用很多,但是人们还是小聚
&esp;&esp;京城的气象是和其它地界永远都不一样的。
&esp;&esp;像是京城的消息,永远是最灵通的;京城的达官贵人,永远是最多的;哪怕是吃食,京城也总有很多新鲜的。
京城的人,也永远不乏尝鲜的勇气。
&esp;&esp;葵花籽上市的时候,没人把它当成一回事情。
只不过炒货翻炒的香味,永远都能让人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这是全天下所有炒货店的“恶习”
——当街现炒现卖。
&esp;&esp;炒葵花籽的更恶劣一些,才卖了两天就不卖了。
&esp;&esp;人家说卖光了。
&esp;&esp;才两天时间就能卖光,那么一点点量拿出来卖个鬼啊!
&esp;&esp;“刚引进的番种,留种都还不够呢,这点就是炒炒尝个鲜。”
&esp;&esp;尝个鲜泥煤啊!
这种越吃越香的炒货,嘴巴里正香着呢,竟然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