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冯氏自从那日回来,就为小女儿担心,和杜良镛说了很多次,当初不该高攀这门亲事,伯府不是那么好进的。
杜良镛只说罗家在外名声不错,做事也正派,不像她说的那么不堪。
可见男人和女人根本不同。
冯氏整日犯愁,连大女儿大着肚子都顾不上着急了。
杜从宜简直是瞌睡给她送来了枕头。
“可有提起是哪里的外任?”
杜从宜:“我也没问,他昨日只是说有机会了,我想着二姐姐不一定愿意。
我就想着先和母亲商量商量,然后母亲和二姐姐细细分说。
要是二姐姐实在不愿意了,那就作罢,要是她愿意,我再让若甫多多上心,尽可打听近一些的地方。”
冯氏一听就知道,杜从宜看懂罗府里的是非了。
心里感慨她的聪明,又真心感谢她的好意。
“你放心,你二姐姐那里我会和她说,你大姐姐翻了年就要生了,你三姐姐还没回来。
过几日你爹爹生辰,我正准备给你们送个信。”
杜从宜:“那我过几日再过来,正好南面新来的一批料子,到时候给您和爹爹做两身新衣。”
杜良镛笑着问:“女婿最近忙什么?他出身显贵,差事也省心。
之前托我问了京府衙门的差事,最后又说直接安排了人,还特意给我送了礼,女婿也太见外了。”
说实话,四个女婿,就小女婿礼数最多,虽然只是赵诚随手的礼物,根本没往心里去,但杜良镛作为老丈人,还是觉得受到了尊重。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文人嘛,好面子。
冯氏则是因为杜从宜惦记着她姐姐,心里感谢她。
冯氏今日是真心的,张罗了一桌好菜,特意留了杜从宜,问:“肚子里有动静了吗?”
杜从宜摇头:“暂时没有。”
冯氏拍拍她的手;“不着急,你们府里的大嫂陈氏也是好几年也没有身孕,可见端王府里的家风好。”
杜从宜想起赵敬,中肯说:“是大哥稳重自持,并不耽于后宅,听说之前大嫂要纳妾,他自己不愿意。
当然,府里的长辈们确实宽心。”
冯氏点头笑起来:“那就错不了,你们府里的家风好,从老王妃到邹氏这位大夫人,都是面冷心热,体恤小辈,不像你二姐姐家,家里的长辈不慈,小辈们难做。”
冯氏到如今,对杜从宜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杜从宜安慰她:“二姐姐这么聪明,等离开罗府,心思自然会放在其他地方,母亲不用着急。”
冯氏;“不瞒你说,我上次罗家回来,就一直睡不好。
罗家是个是非之地,她又是个好强的性格,向来报喜不报忧。
我生怕她受了挫折。”
当娘的就是这样,一颗心寄托在儿女身上。
杜从宜有种淡淡的难过,她也说不清为什么。
第一次想念父母,是那种很淡很淡的哀伤。
她的父母对她的爱其实并没有很多,各自有各自的事业,在家的时候很少,她是跟着祖父祖母长大的,她对父母的感情也很复杂,有留恋但总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