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68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朱慈烺敲定御驾亲征的准备事宜,并确定了随征的一众文武大臣后,立即下诏,命李邦华,高弘图,周世显等人负责转运江南各府库中的存粮,并设法征收士绅多年来累积的欠税,筹措大军开拔所需的饷银。
至于具体的用兵退敌方略,在这样满是庸才的朝堂上,根本就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满朝文武,特别是此时身居高位的各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御史和勋贵们,确实大半都是誓死不降的忠臣,但并不能称之为能臣,更几乎都不知兵。
马士英,史可法,刘泽清等畏清如虎的避战保和派就不说了,便是高弘图,张慎言,黄道周,陈子龙等大臣,也不过是勉强能做事罢了。
下朝之后,定武朝廷的一众大臣除了少数得意洋洋之外,大多愁眉苦脸,成群,议论纷纷离开了紫禁城。
他们都为当前的局势感到担忧,生怕执意亲征的朱慈烺战败被清军擒住,定武一朝就此覆灭。
马士英快步追上正在唉声叹气的史可法,态度十分恭敬,看起来就像是那些钦慕史阁老的书生一般。
他自从意识到朱慈烺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北伐,而不是为登基造势,虚张声势,占据道义高点之后,便忧心忡忡起来。
鞑子若是能这么轻易击败,局势还能到如今的地步吗?
与此同时,随着朝中的各个要位逐渐充盈,李邦华稳坐首辅之位,高弘图更是越来越受恩宠,而他却越来越显得多余之后,马士英一番权衡,立刻转而讨好起了史可法。
“史阁老,不必叹气,只要仗一打起来,陛下见识到了鞑子兵的厉害,便会明白咱们的苦心了!”
“我是担心陛下的安危啊,若是清军知道了陛下就在中都,一定会兴兵来讨,到时陛下如何突围,万一城破,岂不是重蹈靖康之覆辙?”
史可法越说越激动,甚至引起了周边官员的注意。
马士英闻言,立即做出嘘声的动作,心中暗暗骂了一声蠢货,但面上却是同样的愁容:
“史阁老高瞻远瞩,乃是我朝真正的栋梁,只可惜陛下被那些奸佞的妖言蛊惑了,以为鞑子好对付,非要御驾亲征。”
“陛下毕竟年少,对时局认识不清,又心怀壮志,仁孝忠义,自然是想着为先帝复仇,恢复江山。”
史可法感慨一声,又摇了摇头道:
“可清军兵力如此强盛,以南直隶的十数万兵,如何能敌?若是能与之议和,争取个十年二十年,休养生息,徐徐图之,练出强兵之后再北伐,岂不稳妥?
清军到底是北人,不识水性,又难以适应南方气候,他们占据北方或许轻松,但想要南征渡江,便是痴心妄想而已。
历朝历代,莫非如此,高弘图那家伙也是熟读史书的,怎么就不明白呢?”
避战保和派之所以成为避战保和派,便是因为存在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