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南洋土著生存状态,其实跟草原上的牧民有些相似。
或者说人类初始的生活环境,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就比如现在的南洋,一般人以为的定然是茫茫多的热带雨林,土著随便藏在什么地方,你就完全法发找到他。
嗯,后世越战时期,或许可以那样操作。
因为彼时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哪怕藏身雨林,也可以有各种现代物品。
比如各种治疗疾病的药品,驱赶蛇虫鼠蚁的药物等,同时还有大量工业食品可供果腹。
但是这时候不行,以上种种条件一件都没有,所以此时南洋,不管是华人还是土著,想要活命,就没法长期呆在热带雨林中。
雨林中甚至都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养活人类,就比如土著们经常用来果腹的水果,密林中的和人类村庄周围经过培育的,完全是两个品类。
甚至就是最常见的芭蕉,都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在南洋,以北大年为例,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上海那么大,人口看起来也就有八九万,在马来半岛并不算少。
但真正能住人的,也就是沿着北大年河两岸周围这一长条。
开垦出来的农田,种植的果树都在这周边,从河里打鱼也是非常重要的维生手段。
就如同历史上汉军出塞只要顺着水源,就一定能找到游牧部族一样。
在南洋,顺着河走,就一定能找到土著,哪怕他们是土著,密林里呆久了,一样会要命的。
而此时的南洋,马来半岛上苏丹们一般分成两个派系。
其中最大的一股,是马六甲王国被葡萄牙人灭亡后,马六甲苏丹后裔,在废墟上重建的柔佛苏丹国及其延伸。
包括雪兰我、彭亨、登嘉楼、霹雳、吉兰丹等苏丹国,都是马六甲苏丹的亲属,或者马六甲苏丹权臣子嗣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