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赵煦在独羊岗要求顾临必须在真定府范围内重塑军纪之后,就没有再返回真定府,而是一直驻扎在独羊岗。
他先是在王厚和周启的陪同下慰问守城英雄,诸禁军、厢军和保丁,称赞他们护境安民,是大宋的英雄,军士的表率。
然后还将随军携带的粮食、布帛分发了下去算是对他们英勇抗敌的表彰。
分发的数量大概能抵上一个中禁军半年的收入。
之后又深入民巷安抚民心,对这次契丹人进攻独羊岗有损失的民户,由保长进行统计呈报给行唐县衙,县衙会给予补偿。
房屋有损毁者,可随时呈报给诸军营,会有禁军帮助整修。
最后还承诺独羊岗驻军加倍,日后断无可能再发生今日之事。
于是,在当晚军民狂欢,当然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孩子,失去儿子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这种时代或者说任何时代死去的人都没有活着的人重要。
活着的人有狂欢的理由,军人们浴血奋战几乎全歼了契丹人两队一千三百人,受到了天子当面的褒奖和赏赐,这对于普通军士无论是禁军、厢军而言,都是无上的荣耀。
殊不知有多少的知州或者知府有可能一生都见不到天子。
百姓们则在大乱之后受到了朝廷的安抚、赈济,甚至亲眼见到了天子,还得到了天子的承诺。
这也是之前平头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他们当然会狂欢。
只能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只不过是看欢喜的多还是愁的多罢了!
不过忧愁的军户在第二天也受到了天子的慰问。
赵煦特地在曹埇的引领下去看了禁军和厢军所谓的营房。
他一直觉得大军出征或者驻扎都携带家属是一件很不能理解的事。
有时候兵贵神速,携带家属如何能做到呢?
但这是大宋的惯例,或者说可能是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为了防止兵变,把军士的家属握在手里当做人质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时代在变五代十国那种乱世的规则是不是早该改改了?
在宋军的驻地营房,赵煦优先去的是在此战中战死的士卒家,这些军属在家里顶梁柱牺牲后,尚在等待真定府下属行唐县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