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杨清远首先开口,他神色自若,声音宏亮:“殿下,小人以为,所谓‘仁’,便是体察百姓疾苦,恤民之难。
以仁治天下,当以安百姓为先,兴教化为后。
治国之道,民为根本,若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自可久安。”
台下士子纷纷点头,显然对杨清远的观点颇为认同。
但紧接着,又有一名士子站出来反驳:“杨兄所言固然不错,但小人以为,仅仅安百姓之身,未必能长治久安。
‘仁’更应当是正其德,立其法,教化百姓,使之明理守规,方能真正实现治天下之道。”
“仁者爱人,难道教化不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但教化过于苛刻,是否会反而生怨?”
士子们你来我往,辩论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台下观众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一句精彩的发言。
朱标站在高台上,眉宇间透着欣慰。
他微微侧头,对站在一旁的朱瀚低声说道:“皇叔,这些士子的才学确实不凡,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宽慰:“标儿,这才是大明的未来。
你要记住,真正的治国之道,不仅在朝堂之上,更在这些年轻人之中。
他们的智慧,才是你的力量。”
辩论即将结束时,台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来,有一名自称“乡野之人”
的中年男子硬闯进广场。
他衣衫褴褛,脸上带着风尘之色,大声喊道:“殿下,小人不懂诗文,但想问一句,读书人满腹经纶,可曾真正为百姓着想?”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士子们交头接耳,不知如何应对。
朱标皱了皱眉,沉声问道:“这位乡亲,你有话尽管说。
今日大会,便是为听取天下民声。”
那男子拱手一礼,声音激动:“殿下,小人家乡遭了水患,许多乡邻无家可归。
可朝廷派来的官员却只顾读书赋诗,从未关心我们的疾苦!
小人斗胆问一句,这些士子是否真能为百姓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