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一次次采访,一次次写稿,一次次见报。
署名顺序是:费梢、钱兵兵、牛缺草。
费梢说是小钱先于牛缺草来部里,排名应该在牛缺草前边;
但是,新闻媒体都是把稿费寄给第一人的,牛缺草和小钱既看不见,又不好问。
这期间,牛缺草只得到《也说“沈括像”
》的稿费。
采访、写稿之余,看电话值班期间,在邰国奋、费稍、小钱等人“打搅”
之后、谢绝陪同别人打牌之隙,牛缺草才得以写作“县邑风物丛书”
稿件。
这不,经过几个“业余时间”
段,赶在沈耀到来之前,他继《沂北县第一中学的甬道》之后,又一篇稿子《铁骨秋阳垂千古——忆教育家吴铁秋先生》写就了——
1963年初春。
阵阵哀乐沉重地撞击着沂北县各界参加追悼会者的心灵;
副副挽联深沉地表彰者被追悼者一生办学兴教的感人事迹。
一世公正率直,竭忠尽智为革命;
生平好学俭朴,懿德嘉行留后人。
热爱祖国河山,编《苍梧片影》;
拥护社会主义,说《长寿之道》。
《苍梧片影》是被悼者192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著作;
《长寿之道》即《我的长寿之道》,是被悼者195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这里的被悼者是名震江北、奋斗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家吴铁秋先生。
他是奋斗半个多世纪、名满天下的摄影家吴印咸先生的父亲。
吴铁秋(1875—1963),名绍矩,字铁秋,后即以字为名。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
父亲吴林柏,从小因穷困失学,但仍发奋自学;铁秋先生十岁以前所读的“四书”
“五经”
,都是他口授的。
十岁那年,五十岁的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代商店用土靛染小缸青布挣钱来维持。
1896年,先生考取秀才;
1905年停科举兴学校,先生便全身心投入了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办学兴教事业。
当时有个上海长江教育总会,要加入须缴会费十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