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日军阵亡三百余人,因为冻伤减员的却几乎达到两千,其中不少就是这种“钢盔头”
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士兵自发想办法,在钢盔里垫上纱布或者棉布,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是解决了冻伤的问题,这也是装备钢盔后给日军造成的第一个大问题。
1939年在中蒙边境诺门坎,日本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战斗中,日军又发现大量日兵尽管戴着钢盔,依然在作战中因头部中弹而死,反而是不戴钢盔的没有这样高的比率。
这可就奇怪了,难道苏联人用了带磁性的子弹,专打钢盔?莫名其妙的日军派出专家到前线考察,这才真相大白。
大家知道,钢盔是保护头部的,但并不是子弹打不透,真要是子弹打不透的钢盔,人的脖子就该吃不消了。
它主要是防御弹片,对于子弹,如果对方的子弹不是击中钢盔正中,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便大多会滑飞。
这就是钢盔的防护作用。
然而,诺门坎之战,日军头部中弹的士兵,多半是头盔正中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钢盔里面的脑袋当然也就一塌糊涂了。
那么,苏军怎么会打得这样准呢?日军研究以后恍然大悟。
原来,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小红太阳,那是日军的标志。
大家知道,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最醒目的。
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军的士兵,并且瞄着小红太阳开火。
苏军使用的纳干式步枪笨重后坐力大,但是也有优点,那就是弹道稳定,穿透力大。
因为小红太阳正好在头盔正中,一枪命中,日兵大多数糊里糊涂就见上帝去了。
诺门坎战后,吃了大亏的日兵被近取消了钢盔前面的小红太阳。
关于钢盔,比较离奇的,大概要算日军“军神”
饭塚国五郎的死了。
饭塚国五郎,日本陆军少将(特晋),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
战争中,有一段时间日本东京各大电影院连续放映军神饭塚联队长的战地录影,这老鬼子相貌狰狞、胡子拉茬、顶着个破钢盔,挥战刀又冲又杀的,拽得很。
按说,做到联队长,手下好几千人,没事儿扣钢盔在第一线摆酷的机会不是很多。
不幸的是饭塚的命比较奇,自己不用操心,有人来催他摆酷了。
来的就是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悮行男。
小悮是来中国庐山前线采访饭塚的。
庐山一线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与日军顽强周旋。
日军虽然装备精良,无奈庐山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特别偏爱的那种冰川造山,形状雄奇,道路险峻,中国军队把迫击炮搬上山顶,日军形容中国军的迫击炮“如同雨点从天而降”
。
这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饭塚面对的是中国陆军160师,师长华振中,这是广东粤军唯一一支也戴钢盔的部队,从这个特点也可以明白这绝对是一支精兵。
双方在东孤岭浴血苦战,饭塚连续发动了十五次进攻,依然无法拿下中国军队的防线,损兵折将。
所以,采访的时候,饭塚诉苦极多,按说,离军神的标准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不过,饭塚的形象很吸引小悮。
因为苦战,饭塚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已经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