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自从宫中重开经筵,皇帝似乎比原先老实很多,就连和太后的关系也变得风平浪静。
尽管他每次在经筵里,时常默然深思,似乎神游天外,偶尔才醒转过来,随意评论两句。
有一日,讲官解释庄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
。
这时皇帝忽然有所触动,起身问:
“朕也想要做孝道表率。
眼看太后年底寿辰,却顾及百姓安逸,不肯奢费。
有什么办法能成全朕的孝心呢?”
底下的侍读七嘴八舌,有说建一座高台以昭天下,有说献四方乐舞以娱亲,直到有一个人说:“不如大赦天下”
。
皇帝很满意,点头道:“大赦既不奢靡,又显皇家仁德,孝行教化于天下。
就这样办。
答得好,封你做朕的侍中。”
太后听闻此事,在殿中微笑道:“皇帝能有这个心,哀家也就满足了。”
日子如流水长,昼夜不舍地飞逝。
皇帝在南山麓微行的事逐渐传播,他宛若天人降临般的行止,进退合宜的威严,事后更有慷慨赠送百金的传闻,都令民间百姓对这位年轻的君王产生好奇。
尽管这对皇帝在朝堂上的处境毫无改善,到底让皇帝周围的侍从都与有荣焉。
只有皇帝本人对此不置一词,在外游猎微行的时间越来越长。
有一天,他的其中两位行猎的随从夏安稽、曹言升任南军卫尉,皇帝突然表露出难得的伤心,说:
“朕多么希望两位爱卿长随朕身边,同朕饮酒行乐,只是男儿建功立业,不能为朕的私欲耽搁。
以后专心护卫宫廷,就是对朕最大的报答。”
在场闻言无不感动,皇帝酹酒一杯,说:“朕想祭拜高祖陵,不欲声张,不知诸位可否戍卫一趟呢?”
常和听了这话,心里十分紧张地想起了那个被送出宫去的女道士。
但圣意已定,一行人即刻驭马西行。
常和路上偷偷窥觑皇帝的神情,也不知道皇帝是否清楚那女道士的下落。
从她被送走以来,皇帝不曾提过,似乎又过回了她到访前的日子,在宫中的时间越来越少。
甚至已经开始筹划要在上林苑修建离宫,似乎有长期寓居的打算。
幸好众人劝谏,才勉强收回成命。
到高祖陵,皇帝独自在高庙中焚香祭拜,执壶献酒。
皇帝对这位太爷爷有种独特的崇拜之情,兴许是因为孝文太后坚持认为,这个小孙子的个性里有高祖的遗风。
他秉持这样的信念登上皇位,此时却很自嘲地说:
“高祖不惑之年,提叁尺剑而取天下。
朕才弱冠之年,还很年轻呢。”
侍从劝他:“陛下,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