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没有名师传授,未能进入专业学府的深造,怎么办呢?
开始,他以《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以地为纸以草木为笔。
稍长,以锅底灰为墨,以报纸、火纸(手工生产的草纸又称手纸)作画……
后来,凤喦香邮购傅抱石、秦仲文、吴镜汀等名画家的画集,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点煤油灯、蜡烛或者电石灯,一画就到深夜十二点、午夜一点。
阳春,蘸着春雨;
绿夏,蘸着汗水;
金秋,蘸着西风;
银冬,蘸着寒流……
博采了五十多家画集之长,其山水师法清人石涛和当代的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前辈大师,
把传统的勾、皴、擦、点、染技法,运用线条把墨和色交织起来,层峦叠嶂,骤雨归舟,飞瀑流泉,松柏柳溪……
或水墨淋漓,或色墨交应,丰厚朴茂,气势磅礴,颇有时代感。
墨梅师法清人鲁一同、李复堂等,
笔墨沉雄,浑厚,纯朴,沉着,稳健,隽永,达到形、神、意、趣兼备。
特别值得牛缺草称道的是,凤喦香学画时,自觉运用画论充实、提高、指引自己。
伴随身边三十多年的1962年购买的贺天健的《学画山水过程自述》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它教会凤喦香怎样运笔、运墨,安排山水的结构。
韩林德的《石涛与<画语录>研究》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又一本书。
其中关于画山水要看真山真水、艺术从大自然中来的重要理论,使凤喦香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绘画技艺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凤喦香从仿画起步,继而从画学画,博采诸家为我所用;
后来,苦于家乡无山,苦于没有时间、没有经费外出看山水,便以农历二、八月天上的巧云为范本,练画山水;
再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凤喦香家里添置了黑白电视机,他便成了《请你欣赏》等栏目的细心欣赏者……偶有发现,便泼墨于宣纸;
直到彩电早已普及的今天,他还是爱看黑白电视机;
他认为黑白电视机中的山水画面有一种特别的韵味,是一种天然的水墨画。
自从看了画论《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之后,凤喦香利用工作之便、业余之暇,西到新疆,南到厦门,北到长城……
每到一地,不购物、不逛闹市,而是一味游览山水,寄情山水,速写山水;
归来后,胸有成“山”
,以一幅幅速写为蓝本,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在江南山上添“骨”
,在北方山上补“肉”
,在西方山上加雪……
一幅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气势恢宏的、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山水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