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我试图去描述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也是个很奇妙的人,我没有当面和他交谈过。
你们都知道,我向来喜欢在作家们的作品里寻找他们的特质。
但这次是个例外,我将他的作品反复看了数次,却很难想出作品和它的创作人的相同点。
我想看到这里的读者,应该都已经买到了你们想看的《达芬奇密码》。
并且看完了这本精彩至极的……我很难形容它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侦探?悬疑?惊悚?亦或宗教。
在讨论米洛这个作者前,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小说的内容。
在小说里,米洛援引了大量相关的艺术史、宗教知识及历史掌故或野史。
但他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进行了自我化的改造,使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
这种挑战传统的做法,最初源于现代主义作家,但在后现代派小说家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小说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米洛对达·芬奇的艺术作品——
如《蒙娜丽莎》《达·芬奇自画像》以及《最后的晚餐》——进行了“颠覆性”
的解读。
米洛先是借小说人物之口,对《蒙娜丽莎》中的人物性别提出了置疑,继而指出蒙娜丽莎其实就是达·芬奇本人。
而《达·芬奇自画像》里的画家肖像,实际上也是一个“雌雄同体”
。
在米洛眼中,这两幅画已不是简单的独立存在,而是两个相互关联具有相互指射意义的个体。
最有意思的,是……省略865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