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伟大的秦末产生了伟大的项羽,伟大的汉武帝培养了伟大的司马迁、李陵,伟大的安史之乱捧出了伟大的张巡颜杲卿,伟大的宋朝英雄辈出,从杨家将到岳飞到文天祥,伟大的明朝还有伟大的方孝孺海瑞史可法……遗憾哪,贞观朝的英雄名臣们居然大多数人尽其才,建功立业,善始善终,安享天年,子孙满堂,寿终正寝,生前尊崇,死后哀荣,庸庸碌碌、随波逐流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不具备反面教材意义……如此反常,简直是我中华五千年伦理道德政治文明之耻啊!
连尉迟敬德都能活到自然老死,没有悲剧英雄出现,终极审美对象缺失,由此可见,贞观之治是不完美的、是伪善的、是不真实的、是欺骗性的、是史官杰作、是后人吹嘘、是唐粉YY、是当前宣传口径下卑鄙无耻的政治产物,大家应该坚决BS之!
'转载'李孝恭——谨慎而清醒的名将
看唐开国武德朝的历史,经常有一个感觉:李渊家族能打仗(不管能不能打赢)的人还真多啊……如果放在一个长命朝代的中后期,皇族人口众多是正常现象,其中出一批能干人才也不算奇怪。
但刚刚开国的时候就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能上战场的皇族子弟,就不得不归功于“陇西李氏”
这一胡汉混血精英家族集团的整体素质了。
这里有没有必要把李渊家族的世系表简单罗列一下呢?《新唐书》是从李渊的祖父李虎开始详列“宗室”
的,而后来李家如此人丁兴旺,也主要应该归功于这位李虎老爷爷,因为他生了八个儿子|||。
长子早逝,次子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着虎爷爷战死了,于是第三子李昺就成了他的“嫡长子”
,而李渊则是李昺的第四子,上面有李澄,李湛,李洪三个哥哥。
长兄李澄也是早死无嗣,但李湛至少活到生了两个儿子才死,所以估计李湛不是李昺正妻独孤氏嫡生的,李昺死后,唐公的爵位就归嫡幼子李渊承袭了。
还有一个李洪,新唐书上只字没提生平,也许很小就死了,连序齿也没来得及,李渊才会字“叔德”
而非“季德”
:P这样看来,李渊当皇帝后,除了他自己的儿子们外,李湛的儿子李博义、李奉慈是他的亲侄子,血缘关系最近,但武德、贞观两朝都只给他们封了王,没有任何事迹留传下来,想必兄弟俩没有受到什么重用。
受到重用的其他宗室子弟,上溯血缘,全得追回到李虎爷爷的那八个儿子身上。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所以李世民和李孝恭是血缘不太近的同辈堂兄弟,因为上次有人弄错,这里再强调一下)。
应该说,李孝恭的才华,很早就受到了李渊的赏识。
早在李渊刚破长安,还没有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派遣孝恭“招慰山南”
,而孝恭也的确不负厚望,“自金川出巴、蜀,檄书所至,降附者三十馀州”
,为李唐夺得了四川地区。
这件事虽然没有象李世民所胜诸战役一样在史籍上大书特书,甚至不太显眼,但对于李唐在关中成功立国的重要性,那是无论怎么估量也不过分的。
也正是由于招抚四川成功,从此李孝恭就被李渊当做重要的将领,一直用来负责平定长江中下游的割据势力如萧铣、杜伏威等。
这里就不再详述那几次战役的过程,大人们应该也都很熟悉了。
想要指出的是,新唐书孝恭传中,很明确地指出“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谋……”
,也就是突出平江南那几次战役中李靖的作用。
事实上,从平萧铣开始,李靖也的确一直作为孝恭的副手为其出谋划策。
对于李靖,孝恭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的,史书上唯一一次记载两人意见相左,是在攻萧铣据守的江陵时,孝恭坚持出击,结果就败了,还是依靠李靖带人相救才反败为胜。
(在攻江南之前,李靖也带兵救过孝恭一次。
)虽然不能因此说孝恭建立的军功完全是依仗李靖,但这两人的军事才能谁更强一些,就很明显了。
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孝恭对待李靖的态度,以及由此反映出他的为人个性。
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对待才华出众胜过自己的手下,通常都不会太好,至少湮灭手下的功劳据为已有的事是很容易干出来的。
但平江南后孝恭显然没有埋没李靖的功绩,这从李渊后来对李靖的封赏和表彰中就能看出来。
要知道在这之前,李渊对于李靖一直没什么好感,从起初的必欲杀之后快到后来的“使功不如使过”
,都不是什么好态度。
但平江南后“靖乃铣、公祏之膏肓也,古韩、白、卫、霍何以加!”
的赞辞,就相当上纲上线了,这显然是孝恭如实奏报李靖军功的结果。
不过要据此说孝恭是一个忠厚君子,个人也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