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杨修也曾主政一方,对于治理地方他还是有些心得的,也深知其多、其杂、其难。
而在参观过后,他便也从互市对于卫生特别是如厕的管理这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治理上的用心。
别以为厕所问题只是个小问题,要知道,在另一个世界,至今还有人在不断呼吁要进行“厕所革命”
了。
而实际状况是:在一些国家,时至今日,厕所问题也依然还是一个没能解决的老大难题。
厕所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却关乎着大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甚至于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历届领导层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而与此同时,与厕所问题可以说相生相似的另一个难题,便是垃圾处理问题。
对于乱扔垃圾的行为,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时候都是被严令禁止的,有时候甚至处罚的力度还极重。
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便曾记载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
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在道路上乱扔垃圾,严重到居然要受到断手的处罚。
而孔子却认为这个是合理且必须的,他说:“此为知治之道也。”
杨修在看到互市中,沿着大道两边每隔几百步便整齐摆放的垃圾桶时,对于他们在这方面的重视及投入,深感赞赏。
要看一个地方的治理成效,最终还是要看其落在实处及细处的工作的。
在街边大量放置垃圾桶并配备人员进行管理、巡查。
这个看起来倒是不难,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日常的维护和持续性。
而在沿着互市中央大街一路看过去后,杨修自然能够从中看出,互市在这项工作上做得是很到位的。
整条中央大街接近十里,其卫生情况哪怕不说完美,却也找不到任何明显的死角。
杨修努力的想要找点破绽的,然而直到走完了整条中央大街,都没有任何的“收获”
,这委实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杨修也算见多识广了,然而,与他曾经去过、生活过的任何地方相比,哪怕是京城的天街大道,如果只比干净整洁的话,只怕也要略逊黑龙互市一筹的。
也难怪那些人会感叹:来过互市之后,就都不想回家了。
如果是别的官员来访的话,或许会对于互市监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物力,来处理厕所和环境卫生问题不以为然,但杨修却不会这么看。
北上之前,他对于在北方设立互市市场,是持怀疑态度的。
年轻的时候,他便曾经来北方游学过。
依他的所见所闻,北方不仅长期处于战争的威胁中;也长期处于严寒气候之中,不利粮食种植;虽然有不少矿产资源,但受运输条件所限,不具开发价值;最后是,那里生活品质不佳,人口一直上不去,而没有人,便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基于这些原因,当初在朝堂探讨成立互市时,哪怕与张家有交情,杨修也没有选择赞成,虽然也没有反对,但那也只是他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而行的,这只是他的为官之道而已。
但立场上,他是不认同这一战略的。
可是,来到互市的第二天,杨修就已经在悄悄的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互市想要可持续的发展,首先且必要的条件便是: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及异族来此做生意。
只有大家都愿意来这里了,互市才有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