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22章 儒道解决不了的问题

佛教不是中国本土诞生的宗教。

大约在公元67年汉明帝时期,佛学思想经由古印度传入中国。

它之所以在中国长盛不衰,是因为解决了一个道家和儒家都没有解决或者说解决不了的问题。

儒家和道家结合起来,再加上由儒道衍生的法家,构成了中国封建民主礼治制度的基础。

道家解决的是帝王的治世之道。

他主张封建君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求统治者放低姿态,善于倾听,上善若水,顺其自然。

儒家解决的是官宦的为政之道。

他提出君君臣臣、为政以德、五美四恶,要求为人臣者遵制守礼,事君以忠,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王宽容大度一些,人臣积极进取一些。

君王多听意见少干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臣则多做实事多争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则君仁臣忠,一派盛世和谐景象。

封建帝王和官员需要考虑的治国问题,被道家和儒家联手解决了。

但是老百姓该怎么想怎么做,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

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因为道家给不了答案,儒家也给不了答案。

道家学说,其实不是讲给老百姓听的。

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放低姿态,这叫谦逊随和,叫礼贤下士。

上位者站得那么高,低下头才能看得到人,如果他抬头向天,那么就看不到人了。

曲高和寡的结果,一定是亢龙有悔。

地位低的人没有资格谦逊。

下位者如果一直低着头,就只能看到自己的脚,只能看到自己脚下的那一小块土地,会被讥讽为鼠目寸光。

老百姓如果不争不抢,一定会和懦弱无能划上等号,结果是永远无法出人头地,最终一无所有。

儒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论语·宪问》云:“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又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国家有道的时候要言行正直;国家无道的时候仍然要品行正直,只是说话做事的时候要低调谦逊。

有德行的人一定会讲道理,但讲道理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爱之人一定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仁爱。

为什么要正直,要勇敢?

正直意味着有底线,勇敢意味着敢于反击。

为人可以低调谦逊,仁爱有礼,但如果有人敢触碰自己的底线,自己就敢正面硬刚。

所以儒家在讲温良恭俭让的同时,也讲积极进取,讲以直报怨。

要求为人臣者立于丹陛之下,要有敢于据理力争、犯颜进谏的勇气和魄力。

但是,儒家学说也不是讲给老百姓听的,他的教育对象是贵族、士族和其他求仕之人。

先秦诸子百家,包括主张“兼爱、非攻”

的墨家在内,他们的学说主要都是为统治阶层说话,很少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

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对于老百姓来说太过铺张浪费且没有必要。

而墨家的节用节葬却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老百姓已经过得很苦了,满心希望自己能过得更好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诸子百家本身多为王族后裔,不是贵族世家,就是士族新贵,不可能对老百姓完全的感同身受。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跟着姓名学国学

相邻小说
八零:海岛来了个柔弱美人  四合院:虐爆众禽,我反手娶于莉  我在异能界笑看权力之争  从村中高手到世界之巅  网球:获得王者传承,我无敌了  科技末日的曙光  寂寥之声  第四十九次重生洪荒  假面骑士:我柯南是Faiz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女穿男,未婚成爹我要科举考状元  阵压诸仙,且以雷霆撼动  王爷的温暖宝宝驾到  我死后渣男抱着我的头骨疯了  孕吐甜妻一皱眉,大佬全家轮流哄  火影之羁绊鸣人  屠魔至尊  盗墓:开局超级血脉,无敌  比真实更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