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太子的命令传到东昌县后,陈县令心急如焚,连喝茶都喝不出滋味。
前段时间刚刚找了个借口,将从天工坊的武器采购数量压到了极低,现在可好,朝廷又下达了硬性指令,全力保障前线武器供应,如果完不成最低的限额,官位不保就不说了,脑袋都要搬家!
俞沧那个小狐狸,怕是没那么好商量吧?若是低三下四地去求他,那面子可真的是丢尽了。
陈县令反复思忖,计上心来,当即命人通知天工坊,自己过几日要去视察兵器生产情况。
而此时的俞沧,正在为收到的两封书信兴奋不已。
一封是远在中谷郡的王傲天寄来的。
老王带着三四个伙计远赴中谷郡,在那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对百姓的摧残。
中谷郡幅员辽阔,老王带人一路北上,来到了中谷郡北部最大的城市木川城。
沿途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难民,都是衣着破烂、双眼无神,他们已经都是无家可归之人,漂泊在异乡,衣食无着,看不到希望。
老王一打听,从沃陵郡南下逃难的百姓现在基本都汇集在了中谷郡的各个城市,考虑到难民对当地的冲击太大,中谷郡各座城市基本都严控城门,不许难民进城。
难民们没有办法,只要在各大城市的周围搭建窝棚暂时居住,或是继续南下寻找活路,总之生活相当凄苦。
老王到了木川城后,在城里大量采购粟米白面,然后在城外的难民聚集点附近开设粥棚,施粥行善。
难民们一路南下,没有收入没有粮食,老王的善举当即赢得了难民们的好感。
几日后老王在粥棚张贴告示,宣布了东昌县钢铁产业园大量雇佣劳工的消息。
凡被东岭钢铁产业园雇佣的劳工,三餐免费管饱,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做工时间超过一年者,月钱翻倍,另外东岭钢铁产业园还为劳工提供住所,连带着老婆孩子都可以入住。
这对难民们来说,简直是诱惑力巨大,消息在难民中迅速传播开来,不少青壮男子第一时间报了名。
东岭钢铁产业园虽然与木川城相隔千里,但在难民们心中,已经将那里当成了天堂一般的地方。
东岭钢铁产业园所需的劳工不是小数,而且还得拖家带口,这么多人南下千里迁徙到东昌县,难度着实不小。
老王找到了当地的县令,说是自己可以帮助当地缓解难民问题。
县令一听也是喜上眉梢,这么多的难民聚集在自己的辖区,可是个天大的麻烦。
别的不说,光自己的地县,粗略统计,大概已经有上万的难民聚集在此。
这么多人口,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已经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且不说这么多难民给治安带来的压力,就是满足这么多张嘴吃饭,自己都保证不了。
现在难民们还有点随身的干粮,等过上个把月干粮耗尽了,怕是饿死的难民不会是小数,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说不定自己这个县令还得跟着倒霉。
难民们现在都是烫手的山芋,各地官员都恨不得早点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地头。
现在来了个人说要雇佣这些难民,给他们一口饭吃,这可是帮了自己大忙,县令自然全力支持,当即将情况写明上报了中谷郡的郡守,请求各地协助,在难民向南迁徙的过程中给予方便。
郡守也正在为难民之事发愁,看了书信,即刻下令各地县为南下的难民提供临时休息点、路途指引等帮助,好吃好喝地送走这帮瘟神。
有了政府的帮助,劳工南下的事情便容易多了,老王和几个伙计忙了几天几夜,登记了第一批三千多名报名的劳工,这些人和他们的家眷由当地派出的向导带领着,浩浩荡荡向南出发了。
根据老王信上说,大概再过十几天,这批劳工便可抵达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