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80章

这四段相声早就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中了,或者说是过完年就没人记得了。

而赵丽蓉的打工奇遇,二十年后依然在重播,还有无数人追捧。

相声和小品的死磕,又败了一把,境况愈加雪上加霜。

第二件事就是解放后第一家民间相声团体成立了,向佳社,现更名为向文社,拉开了“让相声回归剧场”

的大幕。

第三件事在天津,1996年,天津广播电视学会、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开发中心开始联合录制《中国传统相声集锦》。

第0146章这就是相声界

这个相声集锦是对传统相声的一次抢救工程,要把那些传统相声段子记录保存下来,不至于随着老艺人逝去,有些段子只有耳闻却没法目见。

现在相声的大流还是以十大笑星为主的新相声,提倡歌颂或者讽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晚会相声。

留存下来的传统相声,还是在几十年前,马三立、侯宝林等名家录制过一些无关痛痒的传统相声,再后来就没有了。

这一次的相声集锦演的就是真正的传统相声,找的演员也是真正能演传统相声的演员,都是打小学相声,基本功很扎实,是有真本事的那群人。

还有一批是从旧社会就说相声过来的老艺人,很多是已经退休在家了,还有一些是散落在民间的。

有很多老艺人多年不演出都快被观众遗忘了,当摄制组去拜访于宝林先生的时候,于先生厕所里面堆满了蜂窝煤,也在烧煤饼炉子,老先生说能省一点是一点,跟普通的退休老人没什么两样。

后来这位于宝林先生在1998年的时候,牵头在天津办了第一个民间相声剧场。

录像的地方是在天津音像馆的小剧场里面,这里面的装饰也是按照传统的风格,舞台的背景是红色的,上面悬挂着一把大扇子,舞台每一角都挂上一盏宫灯,下场门的地方还摆上一盆绿色植物。

演员们也都换上了传统的中式大褂,舞台中间摆一个小桌子,上面铺好紫红色的绒布,再把扇子、醒木、手绢按照传统的老规矩摆好,一切依足了老规矩。

录制的剧场是能坐二百来人的,而且每一次录制底下是一定有观众的,因为相声一种面对观众的表演,你是一定要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来调整你的表演的。

这一次不跟某些电视台的录制相声一样,很多电视台都是底下一个观众都没,台上相声演员把词背完,然后把笑声掌声后期配上去,这叫背台词可不能算是相声。

而且这一次的录制是在天津电视播放的,一边录一边播,在后世被大众熟知的《武坠子》《口吐莲花》等传统节目在当时可真正是新鲜玩意儿啊,这其实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

第一卷的录制所用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天津人,天津的老艺人,有人曾经笑谈85年评选的相声十大笑星没一个是天津人,天津相声窝子这个名号已经是名不副实了。

可是这一次却狠狠打了那些人的脸,那些老先生老艺人齐齐出山,脱掉了汗衫、大裤衩,换上了传统大褂。

扔掉了蒲扇,换上了折扇。

丢掉了拖鞋,换上了布鞋,着实让人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做相声发祥地的底蕴。

这些老艺人的艺术水平自然不必说,传统段子也早就烂熟于心。

节目在电视台一播出,立刻在天津引起巨大反响。

那些早就习惯了晚会相声的观众这回是真正见识了一把什么才是真正的相声,什么叫垫话,什么叫开门包袱,怎么入活儿,怎么甩底,怎么现挂,什么是返场,什么叫做铺平垫稳三翻四抖,什么才是真正的说学逗唱……

这才是相声真正的魅力。

可惜啊,好景不长,节目播出没有多久。

就受到了北京城某些曲艺界高层人士指名道姓严厉批评天津复演传统相声,说这是倒退,说这些破落玩意是对大众精神的污染,不允许这种东西再出现在舞台上。

录制也由此一度被迫中断。

后来摄制组出台紧急措施,把一批争议性较大的传统相声剔除出去,只演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节目,另外还召集了专家学者,还有各大媒体,广大群众一起讨论传统相声,最后大家都认为这是对旧社会人情风貌市井文化的一种展现,应当继续录制,算是勉强用舆论的力量顶住压力了吧。

后来为避免麻烦,再播出的时候片头的集锦也出现了,“糟粕和精华并存”

,“展现相声技巧”

等说明性文字。

由此,第一卷集锦得以录制完成,第二卷将在97年开始录制。

唉……

这就是相声界啊。

……

相邻小说
安陵容重生之女配改命记  六边形男神  外室成座上宾?这主母我不当了  精灵降临,我有一家宠物店  娇美人出逃后被疯批佞臣强夺了  火影之升仙得道  政道问鼎  妈妈死后,我被病态男妈妈缠上了  最强师祖,谁动我宗弟子,我灭谁  旧日之上,群星之下  红警士兵:为我打工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距离婚还有1000天,老公有了读心术  攻略反派还不如幻想男友  我那娇弱的夫君吖  职场风云:修仙女王的逆袭  从木叶开始逃亡  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姜岁欢凤西爵全集免费阅读  元宝儿的作品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  假末世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