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如果您同意,那我们就开场吧。
影片一开场,画面是一面美国星条旗,军鼓响起,身穿戎装的巴顿,步上国旗前的讲台。
镜头以略仰拍的方法,记录了长达6分钟的巴顿演说,台词多取自巴顿那篇著名的《美国军人最伟大》。
演说中的巴顿,在台上走来走去,充满名将气魄。
影片的名字叫《巴顿将军》,仅凭“巴顿”
这两个字,我觉得你就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
而我,也在本书中不厌其烦地一再提到这个名字。
因为这个常把“他妈的”
“狗娘养的”
挂在嘴边的人,实在是一个可爱的人,实在很男人,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易卜生说:“军人是真正的男子汉。”
不论战争多么残酷、多么缺乏理性,它毕竟是展示男人的力量、勇气和胆识的真正场所。
20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
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
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
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我想,这应该是世界最精彩的告别演说词,任何一位领导者,在与自己的下属告别时,都可以把巴顿将军的这段话搬出来。
当然,前提是如果你觉得你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现出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引起世人不同评论,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统率大军的天才和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
和“20世纪的拿破仑”
;但也有人认为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骄傲自大、华而不实”
。
但所有军事学家都指出:“作为统帅人物,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
我想,巴顿自己也应该同意这样的评价,因为他自己也常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战场上的将军就是一个演员,他必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部下,并尽力使他们仿效和追随。”
巴顿曾宣称:“在一周之内,我能使任何部队的士气高昂。”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起,巴顿就用他天生的演说才能来鼓舞士气,贯彻他的战术意图。
无论在训练中还是在战场上,无论在胜利之后还是在受挫之时,只要一有机会,他总要发表即兴演说,向将士们讲解战争的目的和作战部署,激发部队的士气,表彰作战勇敢有功者,鞭策激励那些胆小懦弱的人。
他讲话一般不用讲稿,信口开河,滔滔不绝,音调非常高,听起来有些刺耳。
在许多场合,他的讲话直率泼辣,妙语连珠,但往往粗俗不堪,具有一种狂热的气质。
还有一些话则不堪入耳,听之令人脸红。
巴顿本人也清楚,自己的粗话是对人的尊严的一种冒犯,但他认为,这对于刺激和提高部队的战斗意志很有必要。
他指出:“战争本身就不是一件斯文的事情,斯文的人一定打不过那些满怀仇恨和具有狂热精神的人。
美国士兵惟一不具备的气质就是狂热,当我们与狂热者作战时,这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因此,他要用粗俗、泼辣和露骨的语言唤起这种狂热气质,努力使士兵们仇恨敌人,以凶猛拼命的姿态投入战斗。
混蛋,你们的刺刀应毫不犹豫地刺向那些杂种的胸膛。
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索地死去。
这都是他的名言。
他主张:“每个指挥官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