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那是!
妈妈最聪明!
做得比肉还好吃。”
杨武雄这个实力妈吹任何时候都不忘吹兰芝的彩虹屁。
&esp;&esp;兰芝笑着摇摇头,并不是她聪明,而是她来自更先进的几十年后,那是一个处处都不缺乏美食的美好年代。
&esp;&esp;不过虽说萝卜几乎零成本,但鸡蛋和油的成本却不低,而且这道菜非常费油,普通的人家肯定舍不得这么做来吃。
&esp;&esp;兰芝将盆中剩下的胡萝卜丝全部炸成丸子,捞出后晾在筲箕中;又将草纸裁切成四四方方的块状,把丸子包装成袋,用干谷草芯捆成一袋袋。
这样一袋袋卖,不用过秤,省了算钱的步骤,方便何太婆这样的老人,省得她算不清被人坑了。
&esp;&esp;
&esp;&esp;原来那何二爷是个喜欢抽烟喝酒的,而且一喝了点酒,话就特别多。
别人一问他,他就全部和盘托出。
&esp;&esp;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门生意,他清醒后也后悔莫及,深怕今后没有这么好的生意做了。
&esp;&esp;很快,生产队陆续有人借着给兰芝送萝卜的机会过来看情况,尝了兰芝的炸萝卜丸子,都问着兰芝拿货。
兰芝均按六分钱一袋卖出,至于他们拿去卖多少,就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esp;&esp;年轻些的就结伴去县城,城里人多而且出得起价,这么一包小吃在县城卖到两毛都有人肯掏腰包。
尝到甜头后,来兰芝这边拿货的人越来越多,炸萝卜丝丸子的销量一天比一天大。
&esp;&esp;兰芝又趁机研究出了新的小吃,除了炸萝卜丝丸子,还有萝卜丝饼、素炸丸子、炸豆腐丸、炸豆渣丸子等,有单独包装,也有混在一起包装的,价钱都一样。
&esp;&esp;这类小吃都是就地取材,淀粉、鸡蛋、蔬菜等在农村根本就不值钱,但每天有大量菜丸子和豆腐产出,原材料的消耗也非常大。
&esp;&esp;来她这里进货去卖的人在回来的路上也会沿途收购一些便宜的蔬菜,运回来又卖给兰芝。
这样来回都有赚,一天下来竟然比农村给人做帮工的工匠师傅还要赚得多。
&esp;&esp;蔬菜倒是好办,家家户户都有,但油却不够用,兰芝又向这些进货的人高价收购油。
还好这群人各自跑的地方不一样,只要她开口,大家从各个地方帮她买些菜油和猪板油回来,还是够她用了。
&esp;&esp;杨二嫂见兰芝那边鸡蛋消耗大,而且收购的价比集市上还贵那么一点,便直接在山林里搭了个鸡棚,又多敷了二三十只小鸡。
&esp;&esp;也有人眼红兰芝生意做大了,赚的钱多,想偷师学艺自己回去做,老六媳妇和丁家媳妇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人经常借着各种名义过来观看,惹得刘二娘和老七媳妇意见非常大。
&esp;&esp;兰芝听她们私下里抱怨,又莫名好笑。
她穿越过来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日子,农村的日常除了农活就是家长里短,邻里之间的摩擦常有,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多大的事,但相互间却能置气很久。
&esp;&esp;就拿杨家这几兄弟来说,老六和其余几房的关系都不怎么样。
老六是个木工,仗着有一门手艺,颇有点瞧不起人,和自家兄弟之间也算计得非常精,帮自己兄弟做事也和外面收一样的价。
杨大娘那边要是遇上点什么事找他们兄弟,老六又很会钻空子地以要外出干活,忙不过来为借口,最后这些事就落到了其他几房身上,主要还是老二和老七两房人头上。
&esp;&esp;像大房的杨老大虽然不在家,也没帮忙做活,但杨老大每年有上交赡养费给杨大婆,也没什么好说的。
老六两口子斤斤计较,惜钱如命,甭想从他们身上拔下一根毛。
&esp;&esp;转眼就到了入学的时间,兰芝亲自送三个小豆丁去上学,和学校的老师打了招呼,晚上又给这三个孩子复习功课和检查作业。
他们最初还是有些胆怯,尤其是小梅小英,平日在家很少出门,性格很内向,兰芝亲自送了几天,又给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贴心送了小吃,让他们多关照。
&esp;&esp;没过多久,他们倒都适应了。
杨大嫂和刘家都有小孩上学,兰芝之后就让三个小孩子跟着那些大一点的孩子一同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