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三十五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七页,壬四,明十八界性。

本经一开始,是阿难尊者启请佛陀开示,身为一个菩萨应该怎么来修学大乘的圆顿止观,以及它的前方便。

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先回答我们在修止观之前应该怎么做一些准备的工作。

这个准备的工作,简单地讲,就是建立一种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建立一种大乘的正见。

我们一路这样子学习过来,我们有一个感觉,佛陀在培养一个菩萨观察人世间时,他是希望我们分两部分来观察: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妄的。

一种是真实不变的功德,一种是生灭变化的因缘,这两部分。

佛陀在发明真妄的时候,是先约着内心,再约着外境。

从内心上来说,就是我们要先建立一个能观的心。

佛陀从七处破妄跟十番显见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内心,当你安住在攀缘心的时候,你已经安住在一种虚妄相,因为攀缘心基本上是随外境而生灭的,境有则有,境无则无,那是一种一时的情绪。

另外一个是常住真心,就是说从你内在的清净本性所发起的一种广大的愿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

这种菩提本愿是不生不灭的,它不随外境而有所变化的。

所以,从内心的角度,佛陀要我们弃生灭、守真常,安住常住真心而破除虚妄的攀缘心。

这是前面一科所说的。

到了后来的时候,佛陀开始约着所观境来发明真妄,所谓的会四科、融七大。

这当中,佛陀在观察所缘境的时候,他的重点在于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所发明的是一种诸法不变的道理;即假是发明每一个法有它当时的生灭的因缘;即中的意思就是告诉菩萨,真实跟虚妄都很重要。

如果我们今天是修小乘法,大概偏重在真实的空性,对于生灭的因缘大概不会太重视;但是你如果修大乘法的话,真实很重要,虚妄的因缘也很重要。

因为你没有借假,你就不能成就菩萨的资粮力,你就不能成就万德庄严,所以菩萨是不能忽略假观的。

因为你没有暂时的因缘,就没有永久的功德。

但是你又不能在假相当中产生迷惑颠倒,所以你必须怎么样?以空观为根本,以假观为方便。

所以他把空观放前面。

我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为什么说即空即假即中?为什么不说即假即空即中,一定要把空放前面?因为你先得本,才成就枝末。

我们再讲一次,你修圆顿止观,第一个,你的内心要安住常住真心;第二个,你的所观境永远都是保持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理。

以空性的不变的理为根本,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这种因缘的变化来当作一种菩萨的善巧方便,到最后你要保持空有同时、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

这个就是佛陀在我们要修圆顿止观之前、在修二十五圆通之前,必须建立的一种大乘的正见,你才有资格修圆顿止观。

壬四、明十八界性分二:癸一、总征;癸二、别释我们前面讲到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四科讲了三科。

现在我们讲第四科,讲十八界。

十八界,简单地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

这个界的意思就是界限。

它从总相来说是一种界限,因为这个根是属于内在的,尘是属于外在的,这个识是根尘相互作用,在中间产生一种了别的作用。

所以,根尘识各有它的活动的范围,所以叫作界限。

这是从总相来说。

从别相来说,这个界又有种子的意思。

因为从因相来说,这个根尘识各有它所生起的种子——同类的种子,根有根的种子,乃至于识有识的种子。

这个是有它生起的种子。

第三个,从果相来说,当依止义,就是根尘识是相互依止的。

所以古人说,根尘识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要么三个都有,要么三个都没有。

如果少了一个,两个就不能起作用了。

你看根尘识,你有根没有尘,那么你也没有识、也没有根了。

相邻小说
林光宇轮回刺谈  全民游戏:开局极夜荒野求生  刚出狱,全球拉响SSS级警报  台风中的时光之旅  我真不是你们的王  一品真丹道  手搓大炮,列强竟是我自己  惹她干嘛,她后台硬心黑性子野  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退休后,他被逮进了看守所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  女明星们都来倒追我  hp:纯血贵族他利益至上  青山覆雪  我在武道世界当大反派  重生兽世,力挽狂澜  极恶学院  错嫁:鬼眼王妃  始于颜值,陷于温柔!【人外】  让你低调,你龙袍加身震惊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