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自打昨晚沈放“三顾茅庐”
之后,杨浩就知道自己被“坑”
了。
根本不是什么外公考较,而是经略判官前来问计。
早知如此,可就不是五十两的友情价了。
更过分的是,现在还得提供售后咨询服务,不给钱不说,还得劳心劳力,何苦来哉?
本心来讲,杨浩不想去。
救灾安民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随口胡诌几条章程办法不难,毕竟在后世的信息时代,随处可见。
但具体执行起来少不得千头万绪,费心费力,最怕的是吃力不讨好。
何况,自己还得罪了弥勒教。
据沈放所言,这是个历史悠久,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恶组织,专行图谋不轨之事,据说襄阳的叛乱就与他们有关。
得罪了这些人,杨浩压力很大。
有沈小娘子遇刺的前车之鉴,行走在一群灾民中,着实没有安全感!
奈何沈放强烈要求,鉴于需要他护送前往东京,杨浩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
婶娘杨田氏听闻是为官府做事,没有格外高兴,反而有点担心,叔父杨守业就是被官府征调去修堡寨,结果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
杨浩少不得一番劝慰,声称而今在大宋腹地,有官差兵丁保护,何况是跟着沈放这位官宦子弟。
“那好,三郎你一切小心便是。”
杨田氏不忘谆谆叮嘱。
杨浩道:“婶娘放心,你和妹妹就好生住在此间,待此事了结之后,我们便可前往东京。”
“三郎啊,我们定要去东京吗?”
杨田氏小声询问。
“东京是天子脚下,又是大宋最繁华的地方,至少几十年内不会有战乱,不会有饥饿,是个不错的定居之地”
来到大宋,岂能不去看东京梦华,在清明上河图里走一遭?要想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或是有所作为,东京也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杨田氏的反应似乎有点冷淡,杨浩见状,轻声问道:“婶娘是想回华阴老家是吗?
故土难离是古人的普遍情怀,婶娘记挂华阴故里,完全可以理解。
“罢了!”
杨田氏沉默片刻,叹道:“人在家才在家,你叔父与两个兄长都不在了,房子也被洪水冲没了,回去作甚?”
睹物思人,徒增悲伤,难得杨田氏这么通达明白。
杨浩笃定道:“婶娘放心,银钱我们有了,我们去东京重新安家,我保证让您和妹妹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