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据我爸妈所说,我抓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抓了一手的钱。
大人们纷纷调侃,说这孩子从小就爱钱,也有些会说话的,夸我天生是个富贵命。
后来我在相册里,翻到了当年抓周时拍的照片。
红缎子的桌布上,一溜摆的全是书本、算盘、毛笔、尺子这类灰不溜秋的东西,唯有一沓百元大钞红得显眼,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不过,钱嘛,好东西,谁不爱呢。
只要取之有道,爱财也不是什么缺点。
我从小是被娇惯着长大的,可能因为爸妈的童年都比较苦,便可着劲儿地在我身上补偿。
什么东西都拣着最好的买,在我还没记事的时候,便满地球带着我去旅游。
毫无疑问,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愿意,他们能直接把我发射进太空,就因为我夸了句“星星真好看”
。
总之我从没在物质上吃过苦,钱在我眼里逐渐变成了一个数字,再加上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和自己家境相仿的人,每当在书本和新闻里看到那些异常贫困的家庭,我都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赚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么,为什么还有这么破的地方,这么穷的人?
我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在私立国际学校上的,爸妈本来打算高中就把我送出国,结果我爷爷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对西方所谓的素质教育嗤之以鼻,于是初中我进了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决定走传统高考的路。
我的初中确实很了不起,进了这里,就相当于一只脚迈入了本地最好的高中,QS50的校友也数不胜数。
这么好的教育资源,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当然不会错过。
虽然名义上说只能按学区入学,但多的是交高额择校费进来的,再加上它地处市中心,能住在学区内的,也多少有点底子。
所以虽然从私立换到了公立,我的交际圈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当然,也有些世世代代都住在昌瑞的本地人,本身家庭条件一般,靠着祖上拥有着市中心的一所老房子,把孩子送进来的。
他们虽然不像“新昌瑞人”
那么富有,但随着昌瑞这几十年疾速发展的浪潮,也能算是小康以上。
除了这两种人,还有一种例外中的例外。
我只见过一位,时间太久,我甚至都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姓章,就叫他章同学好了。
章同学也是交择校费进来的,因为找不到关系,交得好像还比别人要多。
而他家并没有很多钱,只有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甘愿掏出全部家当,只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因此,他在学校里总是穷得格格不入。
章同学家是卖海产的,身上总有一股我怀疑已经融入骨血的海腥味。
因为他姓章,再加上他长得细胳膊细腿的,班里的同学总喜欢叫他“章鱼哥”
。
不过我没有这么叫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不过因为我觉得章鱼哥不太好看,而章同学在我眼里长得并没有那么丑。
除了升旗仪式和重大活动,学校一般不要求穿校服。
每每在学校逛一圈,几乎是各大潮牌和奢牌的展览。
而章同学好像只有那几件衣服,一件灰扑扑的外套,一件洗到发灰的黑T恤,还有一件很有复古风格的格子衫。
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都有一股海腥味。
所有人都因为他身上的味道,而不自觉地远离他。
每个给他安排的同桌,都会去老师那里投诉要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