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按理说,居委会的工作不分朝九晚五,可每天下午四点刚过,“五一浦第二社区”
便基本找不到人了,也就罗小满,左右回家没什么事,常常留下殿后、
片警小冯,接替小邵的小冯,一头汗进来:“那个梁教授,又到处贴他的‘文章’,”
把帽子放在桌上,走到饮水机前,自己给自己倒了杯凉的:“被城管扣了,我刚给领回来……”
梁教授,真名梁伟光,“文革”
前的老大学生,主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退休前为四海大学党委委员、基础部主任,正高一级教授,全校具有这个职称不过寥寥数人,市马列学会会长、社科联副主席。
不用说四海,放眼河山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梁伟光都算得上小有名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任省社科基金专家组成员、高校“两课”
专家组成员、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
除教学科研之外,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梁伟光还在四海市委宣传部长期“兼职”
,一度担任理论处处长。
梁教授在宣传部的工作,简单说就是“做证明题”
。
每当中央、省里、市里出台比较重要的新精神、新政策,宣传部便会责成他本人或组织力量,撰写一篇或一系列理论文章,作为报刊社论、领导讲话、红头文件的基础。
援引经典作家、导师作品,证明该精神、该政策非但不违背马克思主义,而且是该主义的新阶段、新高度、新成就。
不就是寻章摘句么?听起来不算什么,钻故纸堆的老夫子、老翰林就是靠这个混饭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摆在梁伟光面前的那些题目,常常是很难,甚至几乎无法证明的。
且不说与他自求学之日起读到的绝大多数基本学说、原理南辕北辙,很多时候,梁教授刚皓首穷经为某新精神艰难作完注,转眼间,政策又变了,且不是小打小闹,几乎一百八十度推倒重来。
没办法,只能捂着火辣辣的脸颊,再用同样的论据,将完全相反的命题重新证明一遍,不光自圆其说,还得振振有词……
“这次写的是什么?”
罗小满将小冯放在桌上,那张皱巴巴的稿纸拿起来。
“‘房价自由上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小邵意犹未尽,又是个一饮而尽。
“上个礼拜,不是刚写完‘房地产调控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么……”
早在退休前的那几年,梁伟光就已经有些不大正常。
同事、学生们常常见到他在四海大学院内倒着走路,衣服有时也反着穿,讲课语无伦次,坐在办公室里自言自语,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脸红脖子粗,有时候甚至能自己和自己打一架。
按照相关规定,像梁伟光这种资深教授,只要不担任有年龄限制的行政职务,是可以“革命到底”
的。
作为四海大学,也不是不珍惜“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无形资产,实在是他的表现过于反常,最终只能忍痛割爱,安排退了休。
退下来之后,梁伟光并未赋闲,人在阵地在,驴倒架不倒,身在江湖,心系边关,报国之心未死。
书房里一如既往满满堆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五十卷、《列宁全集》六十卷、《斯大林全集》十六卷、《毛泽东全集(海外版)》五十二卷……“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