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了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六年。
华夏大地风起云涌,历史洪流激浊扬清,芸芸众生,沉者自沉。
浮者自浮。
一九四六年的九月初,通、南、巴的山山岭岭,经过了春天的桃红柳绿和夏日的云蒸霞蔚,满山满岭的青杠树已率先和着阵阵秋风把片片金黄的落叶飘向空中。
那莎莎作响的秋林,仿佛是在对着天籁发出凋零的叹息。
层层梯田的稻谷已经收获归仓,犁过的“板田”
已蓄满了“冬水”
,从山顶俯瞰,那些梯田就像一面面形状各异的镜子,从河下到山顶,各就山势,依次摆放在这富庶的稻乡,反映着蓝天,反映着青山,反映着这千年稻乡的风风雨雨,也反映着眼下时局的动荡不安。
通江城南三十华里的卧虎寨下,茂林修竹衬托着青瓦屋脊,那是宋家大院。
通江河水从北面流来,绕院子半圈向东南流去。
屋后青山叠起,渐入云端。
层层雾霭中,雄居山头的卧虎寨,寨门依稀可见。
透过青石砌成的寨门,能看见深邃的蓝天和飘逸的白云,仿佛是洞开的天门。
天已黄昏,一抹夕阳把宋家大院后山上的青杠林渲染得黄粲粲的。
一乘滑竿行色匆匆地抬进了宋家大院。
这座四合院的格局,与米仓山地区常见的民宅一样,靠山一排五间是正房,正房正中的一间是供奉祖宗牌位和祭祖用的。
这样的场所古代统治者们把它称为宗庙,米仓山地区的老百姓们称它为堂屋。
两边各两间是厢房,与正房的堂屋相对的是曹门(出入这座院子的大门),曹门两边各两间耳房,一般是供富户人家的家奴之类的下人居住的。
米仓山地区的院子一般都没有围墙,只有竹树环合,其间青树翠蔓,盘根错节,形成天然的绿色围墙。
四面房屋围住的正方形平地是天井,俗称”
地坝”
,用青石板铺成,既是住户日常活动的广场,又是收获季节的晒场。
曹门外是拾级而上的石阶,称为排马梯,从院坝上堂屋有几级石阶称步云梯,一般为六级,因为在四川话里”
六”
与”
禄”
同音,是取”
禄位高升”
之意。
这时候,院坝里有七八个人在干活。
他们把院坝里晒干了的稻谷经过风车扬去秕谷和尘土后装进耳房的板仓里。
那乘滑竿从曹门抬进来时,摇风车的那位妇女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
她上身穿一件蓝布短衫,下穿一条洗得已经有些发白的青布裤子,头上包着一块印花土布方巾,从头到脚落满了风车扬出的尘土。
这个看上去像个女长工样子的妇女就是这座大院的女主人陈夫人。
她出身贫苦,姑娘时代,颇有姿色,是这老关镇十里八乡首屈一指的小家碧玉。
她虽然嫁到富户人家,却始终保持着劳动习惯。
经常和长工们一起干活。
她揭下头上的方
巾,用头巾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滑竿抬到步云梯前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