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朱载坖无奈,后世的史书上,李成梁可是左右辽东数十年的能臣猛将。
说他是一门忠烈也不为过。
&esp;&esp;谁知道见了真人,竟然是这么一个惫懒性格。
&esp;&esp;“田义。”
朱载坖叫来田义,取了一千两银票。
&esp;&esp;将银票交到了李成梁的手中道:“李兄诙谐多智,不是常人。
此去辽东白山黑水,想必险阻很多。
我能帮你的不多,只有这些银子,请李兄拿去花用。
若是在辽东有什么难处,也可给我写信。”
&esp;&esp;朱载坖是极力想结交这位将来的大将之才,这可和他将来的布局有关。
&esp;&esp;王直算是他在海上布置的一粒棋子,李成梁则是辽东的棋子。
&esp;&esp;依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对这两人结以恩义,再加共同的利益捆绑。
有了这些人,便有了将来撬动大明的支点。
&esp;&esp;对谁都能嘻嘻哈哈,李成梁对朱载坖这个少年皇子却笑不出来。
&esp;&esp;“殿下……”
李成梁感觉自己好象不会说话了,“李成梁本是铁岭卫世袭指挥佥事,因家道中落,不能到兵部承袭父职。
有了殿下这些银子,成梁明日便能去兵部报备,回辽东任职。”
&esp;&esp;朱载坖吃了一惊,“你是世袭的指挥佥事,怎么能到书院这里读书?”
&esp;&esp;大明的政策很是奇葩,象工匠、军人、御医等许多职业,居然都是世袭的。
这要是想代代都技艺精通,那只能看遗传基因了。
而且这些职业者,一般不能改行,都是生下来就注定的。
&esp;&esp;象李成梁这样,跑到书院里穿着儒服的世袭军人,简直有点骇人听闻。
如果被人揭穿,杀头不一定,流放数千里是跑不了。
不过李成梁也可能不在乎,因为他老家就是辽东边地,再苦也苦不过铁岭卫。
&esp;&esp;“只因家中贫寒,到兵部报备承袭父职,还要交一笔承袭银子。”
李成梁苦笑道:“又不想流落街头,便只能在通州这里做些苦工挣些饭钱。
若是有个读书人的皮,工钱还能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