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在杭州待了一个多月,两人便离开了,随即去了江南别的地方。
有杭州这个开头,众多商户瞧见了里面的甜头,有些心思活泛的,隐约能够看到朝廷似乎有意要改革,也明白,大势所趋。
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过得顺遂,这句话他们或许没听过,但是意思确实明白的。
戈柔和胤禛此行推行土地改革,格外顺利。
不说别的地方,光是江南,已经有超过六成的土地回归百姓手中。
有江南做领头人,京城有康熙坐镇,朝中有聪明人,立马明白康熙的意图,再加上良种的出现,必然会让粮市变革,未来田产必然会越来越没赚头。
朝堂上,不少官员都开始纷纷抛售手中的田产。
康熙亲眼看到这个效果,不得不的感叹戈柔的聪明才智。
确实比他想象的要好一些。
康熙三十八年,大清各地,经过统计,已经有超过五成的田产回到百姓手中,与此同时,良种几乎开始落实到大清各个地方,虽说还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但是已经很好了。
可能是顺势而为,良种有了,在肥料的作用下,良田也有了,大清各地风调雨顺。
可以说,如今的大清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
各地颂扬康熙的折子纷纷到康熙的桌案上,康熙在各地的探子也都看到了百姓真心实意的称赞。
可以说,康熙在位期间,让大多数底层百姓有田可中,有饭可吃,如今在大清各地又新兴了纺织工厂,便宜的布料随处可见,也让底层百姓穿得起衣裳。
底层百姓大多数没读过书,清军入关满汉之间的仇恨已经过了几辈,如今大清统治下普通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康熙就是好皇帝。
这样的认知让康熙也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