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三个因素是宗教。
日本皇军给暴力冠以神圣的光环,使暴力具有一种文化上的必要性,这种力量丝毫不亚于在十字军东征和西班牙宗教法庭时期那种驱使欧洲人的力量。
在1933年的一次讲演中,一个日本将军说:“每一颗子弹都必须充满帝国的风范,每一枝刺刀尖上都必须烙有民族的精神”
。
几乎没有日本人怀疑其在中国的使命是否正义。
一位曾参加过南京暴行的前日本士兵卡富白道说,他所受的教育使他深信天皇是全世界理所当然的统治者,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伏秀的种族,控制亚洲是日本的使命。
当一位当地的基督教士问他:“上帝和天皇谁更伟大?”
时,他毫无疑问地回答:“天皇。”
有一个比上帝还高大的东西站在自己一边,日本军队很自然地走了下一步——认为战争,甚至包括随之而来的暴力,能够最终使日本及其受害者受益。
一些人把暴行当做达到胜利的必要工具,这个日本的胜利能够帮助所有的人,并在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
之下建立一个更好的中国。
这种态度也表现在那些无情地殴打学生和士兵的老师和军官身上,他们在殴打时坚持认为这全是为了爱护。
或许正是松井石根将军在试图粉饰日本侵华行为时总结了这种盛行的自欺欺人的“道德感”
。
在1937年去上海之前,他对支持者说:“我上前线并不是去与敌人战争,而是去抚慰(被打击的)兄弟。”
后来,他又谈起入侵中国:
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战斗一直是“亚洲大家庭”
中的兄弟之争。
……在那些日子里,我一直相信这种战斗是帮助中国人进行反思的一个途径。
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憎恨他们,相反,我们太爱他们了。
这正像在一个家庭中,当大哥对胡作非为的小弟忍无可忍时,为了使小弟行为端正,不得不严责他。
不管战后历史的进程如何,南京的暴行将永远是人类的荣耀之中的一块污迹。
但使这块污迹特别令人厌恶的是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
60年后,日本作为一个民族,还在试图埋葬南京的受难者——不是像1937年那样葬于地下,而是要把他们埋葬在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在这种无耻行为的掩盖之下,由于很少有人试着记录并为公众系统地描述,南京大屠杀目前在西方几乎无人知晓。
本书的初衷是从日本颠倒黑白的宣扬者的贬抑中解救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
为南京数十万死难者的无名之墓写下铭文。
它是一部对人性阴暗面的个人探索之作。
南京的暴行留给我们很多教训,其中之一是:人类的文明是多么浅薄。
也有人认为日本人是非常邪恶的——他们永远是一个危险的民族。
但在读完几箱关于日本战争罪行的材料,浏览了浩瀚的世界历史中古代诸多暴行的记录之后,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说日本在二战中的行径是由危险的民族性所致,倒不如说是在一个脆弱的文化中,一个危险的政府在一个危险的时刻将其危险的理论贩卖到另一个与之看法截然相反的民族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