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李东阳知道,谢迁肯定不会无故提及,后头肯定憋着一手呢。
&esp;&esp;谢迁擅长的就是迂回之胡说八道,从不直接反驳,而是给人讲故事,绕得你怀疑官生。
&esp;&esp;唯一能辩过他的办法就是…………
&esp;&esp;不让他说下去。
&esp;&esp;“谢公好见识,下官除了佩服之外,却不敢认同!”
那言官喝道。
&esp;&esp;谢迁道:“画舫也并非如诸公所想那般不堪,可谈诗论赋,身正则影正,身斜则影斜,我大明烟花柳巷与烟波画舫盛行之地,当属江南,而江南历来才子辈出,状元郎更是数不胜数,琴棋书画鼎盛至极,也未见有何不妥?”
&esp;&esp;玄外之音,本官去了,还考上了状元。
&esp;&esp;谢迁一席话,把言官说得哑口无言,你说扰乱文坛风气,人江南怎么就不乱?
&esp;&esp;大明从建朝以来,南直隶多出文匠,北直隶多出武将。
&esp;&esp;言外之意北直隶的才子少,还不是怪你们没烟波画舫,不能吟诗作对?
&esp;&esp;一些北直隶的大臣羞愤欲死。
&esp;&esp;弘治皇帝老神在在地听着,南直隶的状元比北直隶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倒是想知道为何?
&esp;&esp;如今听谢迁辩论一番,便觉着有几分道理。
&esp;&esp;烟波画舫,人才汇聚,崇尚以诗会友,以才服人,倒是促成了江南的文化风气。
&esp;&esp;谢迁这么一说后,此事已无可辩驳。
&esp;&esp;百官退去,殿中只剩二人。
&esp;&esp;那日只是匆匆弄到严府的府址,如今锦衣卫已彻底摸清了迎客松的底细。
&esp;&esp;弘治皇帝便问萧敬:“严编修近来可好?”
&esp;&esp;心中不由却不由暗叹,严恪松淡薄名望,名声大噪,也不肯冒头要那样的名声。
&esp;&esp;若是利益熏心之辈,他定会狠狠敲打一番。
&esp;&esp;这也是他在朝堂未准言官请奏的原因之一。
&esp;&esp;萧敬知无不言道:“严大人近日一直在编修五代史,偶尔也翻阅一些典籍,似乎是查找资料,此外,便就是下值回家著书了。”
&esp;&esp;弘治皇帝颔首道:“让翰林院少给他摊派编修任务,日夜著书,想必也是不易。”
&esp;&esp;“陛下圣明!”
萧敬眼前一亮,这是要宠幸的信号啊。
&esp;&esp;“不过……这书价倒是要降一降,免得弹劾奏疏,又要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