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郭琇以“刚正不阿、抨击权贵”
著称,郭琇的三大疏,曾引起“群党侧目,百端交构”
,“天子为之改容,举朝为之失色”
,“直臣之风,震霆一鸣,佥壬解体”
,时人赠其雅号为“郭三本”
。
&esp;&esp;这样铁面无私的御史,得知隆科多的桃色新闻后,那简直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不吐不快。
&esp;&esp;让人失望的是,面对郭琇的直言上谏,康熙帝并没有从谏如流,只是不痛不痒地训斥了隆科多几句,罚俸三年罢了。
&esp;&esp;康熙帝考量臣子,最重忠心和能力,只要满足这两点,康熙帝在其他方面都会稍稍宽容几分。
而在康熙帝心中,隆科多忠心耿耿、才能上佳,不过是私德不修,这并不会引起康熙帝的失望甚至厌恶。
&esp;&esp;不过胤禔他们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的杀手锏还没使出来呢。
&esp;&esp;康熙帝早朝时刚驳回了郭琇的弹劾,晚上回坤宁宫便收获了一个不太开心的小祖宗。
&esp;&esp;青璃双手环胸,淡淡地斜了康熙帝一眼,语带嘲讽:“我怎么不知道大清出了个堪比陈平的大才?皇上快跟我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呗!”
&esp;&esp;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的“六出奇计”
在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陈平的个人品行,也有很大问题,《史记》中明确记载过他和嫂子私通的丑闻。
&esp;&esp;青璃以陈平做比,意思就是:若隆科多比得上陈平的功劳之大、才能之高,那当然值得康熙帝放他一马、不做计较;但隆科多虽也算有能力,可远远比不上陈平不说,如今的大清朝堂上,能取代他的人也有不少。
&esp;&esp;既然如此,隆科多又凭什么被包容、被放过呢?难道就因为他姓佟,是皇亲国戚吗?
&esp;&esp;听明白青璃的言外之意和阴阳怪气,康熙帝扶额,讷讷一笑:“隆科多哪里比得上陈平?”
&esp;&esp;青璃叹了口气:“若就此揭过,此事传出去了,汉人会说‘满人来自关外的蛮荒之地,不通礼仪、不知孝义也是常有之事’,百姓会觉得圣上徇私枉法、包庇母族之人。”
&esp;&esp;“玄烨,一个可有可无的隆科多,并不值得你为了他损害自己的贤名。”
&esp;&esp;经过青璃的劝说,康熙帝果然沉默下来,不知不觉中认可了青璃的想法。
&esp;&esp;次日一早,康熙帝亲自给郭琇道歉,言明自己昨日“思虑不周、处置不当”
,并下令将隆科多免职,着令他求得岳父的原谅后,闭门思过一年。
&esp;&esp;此事一出,人人称赞康熙帝“礼贤下士、处事公正、英明神武”
,人人唾骂隆科多“伤风败俗、卑鄙无耻、不孝不悌”
。
&esp;&esp;康熙帝牺牲了表弟,却赢得了好名声。
从中尝到甜头的康熙帝,也没制止百姓们窃窃私语、口口相传、议论纷纷。
&esp;&esp;不出三日,隆科多与岳父妾室私通之事,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就连宫里的嫔妃们也吃瓜吃得津津有味,来坤宁宫请安之时,还不忘拿出来聊一聊。
&esp;&esp;胤禔作为“倒隆科多”
事件的发起者,他对其中的细节最是清楚,见额娘感兴趣,也毫不犹豫地倒了个干干净净。
&esp;&esp;惠贵妃接收到了新信息、新细节,可不得趁机好好炫一炫嘛。
&esp;&esp;见“领导和同事们”
都双眼放光、兴致盎然地听自己发言。
惠贵妃越说越上头,精神越来越抖擞,语气越来越亢奋,把隆科多对李四儿的欲罢不能、迷恋贪欢、心醉情迷,描述得那叫一个详尽细致、曲折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