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太后彻底掌握了清朝的权力,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从此以后,无论是宫廷内部还是朝廷之上,甚至整个国家的大事小事,几乎都由慈禧一人说了算。
时间来到了两年后的1886年,这一年正是光绪十二年。
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年满十六岁,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来看,他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立自主地行使皇权了。
然而,尽管光绪已经成年,但由于慈禧太后的专权,他仍然无法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在这个时期,慈禧太后牢牢地把握着朝政大权,光绪皇帝只能在她的阴影下,默默等待时机。
慈禧自从甲申易枢之后,也开始布局即将到来的,光绪皇帝的亲政问题。
对于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毕竟,当年同治帝也是如此。
如今,面对光绪皇帝成年亲政的问题,慈禧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在过去的岁月里,慈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她深知,权力的交接并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帝王的亲政。
因此,她需要精心策划和布局,确保自己能够继续掌控朝政大权。
而现在,她将目光投向了光绪皇帝。
这位年轻的皇帝正逐渐长大成人,他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让慈禧感到了一丝威胁。
然而,慈禧并没有被这种威胁所吓倒。
相反,她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确保光绪皇帝在未来的统治中,仍然受到她的控制。
首先,慈禧开始加强对宫廷内部的控制。
她通过各种手段,如赏赐、惩罚等,来拉拢和威慑宫廷中的官员和太监们。
同时,她还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将一些忠诚于她的人安插在重要的职位上。
这样一来,即使光绪皇帝亲政后想要摆脱她的控制,也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其次,慈禧还开始关注朝廷外部的局势。
她知道,只有掌握了全局,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为此,她密切关注各地的动态,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慈禧还不忘给自己留下后路。
尽管她自信能够继续掌控朝政,但她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光绪皇帝真的敢于反抗她的权威,那么她就必须准备好应对的措施。
于是,她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面对光绪皇帝成年亲政的问题,慈禧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
她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积极地迎接这个挑战。
因为她相信,只要她足够谨慎和机智,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她那初次的垂帘听政生涯,最终在同治皇帝的大婚亲政之际,戛然而止。
在那个时期,慈禧太后尚处于政治权力的摸索阶段,远远未能达到一呼百应的绝对权威地位。
她缺乏相关的处理经验,如同一位初涉政坛的新手,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要知道,同治皇帝乃是慈禧的亲生骨肉,母子之间的权力交接,本应蕴含着更多的情感纠葛。
尽管慈禧对于交权之事,能拖则拖,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舍与留恋。
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配合,收起了那象征权力的帘子,归还了政权,转而在幕后暗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