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这日是过年前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又名除夕。
老人家有八个子女,在世的还剩五个,二十多个孙辈,重孙辈更多。
到了下午该回来的回得差不多,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屋里都坐不下了,桌椅板凳在院子里一摊摊地摆开。
久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到了乡下,平时乖乖巧巧的,这时顽皮劲头全上来了,皮猴似的跑来跑去咋咋呼呼,迫不及待地从未拆封的鞭炮里先偷几个出来跑到院子外头去燃放。
&esp;&esp;“现在像我们家亲戚这么多的大家庭可不多见,我那些同学,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过年回家能一家三四口团聚就不容易了。
其实堂哥他们的孩子互相也不熟,就是因为有奶奶在,每年大家都能聚到一起。
还有姑妈、堂姐表姐们没回来,到了年初二人还要更多呢。”
&esp;&esp;他插嘴问:“为什么要等到初二?明天才是正日吧。”
&esp;&esp;“年初二回娘家呀。”
她得意地瞟了他一眼,“你中文说得再好,会背诗、会背《出师表》,但说到这些传统习俗,你就不知道了吧。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是我在北京学的,老家这儿的风俗又不一样。
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有得你慢慢学呢。”
&esp;&esp;这倒是实话。
四岁启蒙读书,一直读到廿五岁,如今还在读,汉人的典籍浩如烟海,只怕一辈子也读不完,只恨自己没有长三个脑袋六只眼睛。
文帝虽然推行汉制用汉人的历法,但正月过新年这个习俗鲜卑人却没有继承过来。
&esp;&esp;“前面那些都赶不上了,三十晚上熬一宿,是什么意思?”
&esp;&esp;“就是守岁啦。
据说‘过年’的起源是很久以前有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出现一次,黑夜出没吞吃活人,人们就在它出现的夜里闭门祭祀,晚上都不敢睡觉,聚在一起壮胆。
过年的时候放鞭炮、放烟火、敲锣打鼓,也是为了驱赶年兽。
这肯定不是真的啦,但习惯就这么传下来了。
听说古时候的人守岁要一直守到五更天亮,整夜不睡,现在当然不用了,守过零点、新的一天开始就可以。”
&esp;&esp;她的声音低下去,凑近来两只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我们这儿还有一个习俗,刚结婚的夫妻写完的番外两章还没完,我到底是有多话痨!
&esp;&esp;☆、番外迎新春3
&esp;&esp;老人家动情地唱完这首歌,精神头就不行了,几个小姑娘疯了一天也歪七扭八地打起了盹。
杨末和嫂嫂们把老人孩子送回房里睡觉,发现他歪在椅子上睡着了,上去推他:“别在这儿睡,小心着凉,回房去吧。”
&esp;&esp;他睁开朦胧的醉眼:“什么时辰了?”
&esp;&esp;“还早呢,才十一点。”
&esp;&esp;他拉着她的手不放:“回去我就一个人了,我要跟你一起守岁,长长久久,一辈子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