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我昨日翻了那书,恰巧又看见一道大题,令我记忆犹新,我们做那篇吧?”
&esp;&esp;大家都笑了起来,楚辞看着张文海,突然说道:“阔之此举,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esp;&esp;“什么故事?楚兄何不与大家分享分享?”
&esp;&esp;“哈哈,那我就说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楚辞将守株待兔的故事复述了一遍。
&esp;&esp;“哈哈哈哈,这宋人也太好笑了,日日守在株旁等待,也太蠢了吧哈哈哈。”
张文海笑点低,笑的不可自抑。
&esp;&esp;其他人也笑,但都是看着张文海笑。
片刻之后,张文海突然醒过神来,哀怨道:“楚兄,你也太坏了,居然编个故事来笑我。”
&esp;&esp;“这可不是我胡诌的,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
怎么,你们之前都没有听过吗?”
这次轮到楚辞惊讶了,这个在现代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听过的故事,他们居然没有听过吗?
&esp;&esp;“你竟已读过韩非了?”
比楚辞更惊讶的是其他人,韩非子显然不是科举必读书目,也不为今时之人所推崇,就算他们要拓展,也大多都是看别的书。
&esp;&esp;楚辞唏嘘,韩非子乃法学大家,当年始皇大大还是很喜欢韩非的。
而且他的书里包含了一些帝王权术,几乎是后世帝王必看之书。
但越发展,以仁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越推广,这以法治天下的就更为人所不喜。
而且,估计帝王们也不愿别人多看韩非子,来揣测帝王心术吧?
&esp;&esp;……
&esp;&esp;“先生,弟子这篇文章做的怎么样?”
&esp;&esp;“不过尔尔罢了!”
秦夫子拿着楚辞的文章看了又看,嘴里却傲娇的不肯夸奖他一句。
&esp;&esp;见楚辞装作失落的样子,他又说:“但也不是毫无进益。
我还以为你把所有时间都拿去治春秋了呢。”
&esp;&esp;一提到改本经这回事楚辞就心虚,他立刻就把话题转了。
“先生,您知道那个齐旭的家庭情况吗?”
&esp;&esp;“好端端的,为何要探人私隐?”
&esp;&esp;“这不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弟子觉得那齐旭似对我有恶感,我必须早做提防才行。”
楚辞在秦夫子面前是不会说谎的,如果说谁是县学里最值得信任的人,那么秦夫子绝对当仁不让排三十六计
&esp;&esp;“扣扣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