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却说太祖封功臣后,又赐宴三日,宴毕,群臣入谢,太祖赐坐华盖殿,与论开国原因,怡然道:“朕起乡里,本图自全,及渡江后,遍览群雄,徒为民害,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以昏庸败。
友谅恃强,以鲁莽败。
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士诚,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必喜事,器小无远图,所以先攻友谅。
鄱阳一役,士诚不能出姑苏一步,为他援应。
若使先攻士诚,姑苏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那时恐腹背受敌了。
至北定中原,先山东,次河、洛,兵及潼关,尚缓图秦、陇,无非因王保保与关中四将,统是百战余生,未能遽下;且彼知情急,并力一隅,更不易定,所以突然返旆,北捣燕都。
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使他望绝势穷,不战自克。
惟王保保犹力抗不屈,确是枭悍,假使燕都未下,与他角力,恐至今尚未必决胜呢。”
言毕大笑。
踌躇满志之
&esp;&esp;言,但未尝归功诸臣,只自夸张智略,为功臣计,应早告退,宁必待兔死狗煮耶?群臣交口称颂,
&esp;&esp;毋庸细表。
&esp;&esp;惟大封功臣以前,尚有分封诸王一事,小子因前文顺叙战功,不便夹入,只好在此处补叙出来。
标明次序,一笔不苟。
原来太祖深意,拟惩宋、元孤立的弊端,欲仿行封建制度,元初亦分封诸王,太祖宁未闻之?乃审择名城大都,预王诸子,待他年长,一律遣就藩封,作为屏蔽。
当时曾封子九人,从孙一人,俱为王爵,列表如下:杨璟,往谕归降,升独不从。
璟归,复贻升书,晓谕祸福。
其书云:古之为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故能身家两全,流誉无穷,反是者辄败。
足下幼冲,席先人业,据有巴、蜀,不咨至计,而听群下之议,以瞿塘、剑阁之险,一夫负戈,万人无如之何,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之言也。
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助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
今足下疆场,南不过播州,北不过汉中,以此准彼,相去万万。
而欲借一隅之地,延命顷刻,可谓智乎?我主上仁圣威武,神明响应,顺附者无不加恩,负固者然后致讨,以足下年幼,未忍加师,数使使谕意,复遣璟面谕祸福,所以待明氏者不浅,足下可不深念乎?且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
此非人力,实天命也。
足下视此何如?友谅子窜归江夏,王师致伐,势穷衔璧,主上宥其罪愆,剖符锡爵,恩荣之盛,天下所知。
足下无彼之过,而能幡然觉悟,自求多福,则必享茅土之封,保先人之祀,世世不绝,岂不贤智矣哉?若必欲倔强一隅,假息顷刻,鱼游沸鼎,燕巢危幕,祸害将至,恬不自知,璟恐天兵一临,凡今为足下谋者,他日或各自为身计,以取富贵,当此之时,老母弱子,将安所归?祸福利害,了然可睹,惟足下图之!
明升得书,仍是不答。
及明军水陆进攻,蜀丞相戴寿,及平章吴友仁,定计设防,用铁索为链,横断瞿塘峡口。
又于峡内羊角山旁,亦凿穿石壁,系以铁链,架着飞桥,上载炮石,抵御敌军。
此吴人故智耳,何足抵御敌军?汤和等率舟至峡,竟不得进。
独傅友德疾趋至峡,潜渡陈仓,即韩信暗渡陈仓之计。
扳援山谷,昼夜行抵阶州。
守将丁世珍,猝不及防,弃城遁去。
友德得了阶州,又进拔文州、绵州,将渡汉江。
适水涨不得渡,乃削木为牌,约数千张,书克阶、文、绵日月,投汉水中,顺流而下。
蜀中拾牌视书,相率惊骇。
戴寿闻报,忙与吴友仁还援,会同司寇向大亨,出御汉州。
友德驱军进攻,连战皆捷。
戴寿、向大亨败走成都,吴友仁走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