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军有很大的关联,我听别人都叫他完颜将军,我因为顶撞了塞外的王差点要被砍头,是他把我救下来,后来张大哥只身前来救我,也是他下令士兵们不再追击,我们才得以逃离。
我怎么感觉他好像认识我们,不然他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救助我呢,哥,你说呢……哥?哥?”
云舟一愣,这才回过神来,摇摇头,掩饰住眼里的光华流转,心思纷乱,只低声说了一句:“我也不知道……”
第二天傍晚,夕阳西下,北雁南飞,在回乡大部队前,小砚眼泪汪汪地对云川说:“公子,真的不需要我陪同吗?小砚一定乖乖地,听公子的话。”
云川拍拍他的脑袋,柔声说:“小砚听话,千山万水地,路上难保会有危险,你先跟在舟公子的身边,等仗一打完,我们就可以重聚了。”
小砚含泪点头,云川随后又向众人告别道:“哥,还有余大哥,宁大哥,多谢这段日子以来你们的照顾,云川走了,望你们好自珍重。”
众人一一寒暄过,余生走到背对着他们的张狂面前,用手肘顶顶他,笑道:“云川都和大家道过别了,你这莽夫躲在这儿干什么?”
张狂别过脸去,咕哝道:“你是知道我这人的,看不得这场面,早叫你们别送我,你们偏要送,万一一个七尺汉子当着那么多人的哭哭啼啼地,多丢人?”
云川听罢,过来握住他的手,张狂一开始还推辞,后来被他手心里传达的温暖所感染,被他牵着来到了众人面前,一起和大家道别。
“状元,我告诉你,小书呆是小川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亲人,要是你敢欺负他,对他不好,当心我揍你。”
张狂先是对余生这么说。
余生好容易才忍住被他恶狠狠的神情逗出的笑,大方地说:“要是我敢负他,到时候只管站着任你揍。”
张狂见无人注意,随后又悄悄凑到他耳朵边,轻声说着:“我警告你啊,你可别告诉小书呆我当年打劫过他的事,要是被小川知道了,他会鄙视我的。”
余生爽快地说:“那是自然,你还信不过兄弟我?”
张狂刚松了口气,又听宁玉麟幽灵似地出现在他俩的背后,忽然开口说:“你这莽夫好生没良心,好歹我也是促成你和小川的媒人,你就光顾着和状元道别,也不理睬我一下?”
他这不说还好,一说张狂就气得牙痒痒:“你这家伙还好意思说?骗我小川死了,把我骗得团团转,这顿打我给你记着,你最好给我活着回来,否则我到阴曹地府也要把你揪出来揍一顿!”
宁玉麟哈哈大笑:“一定一定。”
大家抱着此去不是永绝,用不着哭哭啼啼的念头,在还算轻松的气氛下完成了彼此的交代,但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等到号角吹响,张狂扶着云川上了马车,车轮转动,载着他俩驶出一段距离,余生对着他俩离去的方向喊了一声:
“小舟从此逝。”
张狂从窗子里探出头来,望着离自己远去的兄弟们,最后一次,大声喊出了那句属于江海余生的口号:
“江海寄余生!
!
!”
黄沙滚滚,车马萧萧,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像一条长龙,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黄土尽头,再也不见了踪影。
有些故事已经结束,有些故事还在发生,长风吹起漫漫风烟,弥漫了鲜红的落日,如果这算是一个句号,那没准是个圆满的句号。
……
第33章 第 33 章
自从云川走后,云舟日夜忧心思念,再加之城中条件恶劣,没多久就病了,但是紧要关头他不想余生和宁玉麟他们分心,所以咬牙强撑着,依旧每日陪同余生到深更半夜,为了抗敌之事殚精竭虑,将自己的虚弱掩藏起来,没有人发现他生病一事。
十二月二十八日,经过半个月的僵持等待,大队援军终于赶到,西南路邓将军率领领兵三万从贵州进发,东路齐将军领兵两万自邕州进发,北路张将军领兵五万自青州进发,齐聚京城,加上京城剩下的十万精兵,二十大军整合起来,与蛮夷军队展开了最后一击。
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在距离永胜门三里远的地方杀了整整三天三夜,我方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蛮夷的血性不容小觑,在经历过一次次绝境之中奇迹般地撑了下来,组建起敢死队,以丧心病狂的姿态一路拼杀,甚至差点被他们杀进城里,所幸老天帮了大忙,年三十晚上天降大雪,天寒地冻,余生云舟小墨小砚和城里的百姓一起往城墙下倒水,城面结起厚厚的一层冰,滑得连翻云梯都架不上,城中百姓自发加入抗战队伍,搬来无数巨石,从城楼上往下扔,砸得蛮夷丢盔弃甲。
军民齐心,经过三天三夜的厮杀,东方的旭日染上了一重鲜血般的红,硝烟弥漫,血流成河,此次战役共计杀敌十三万,其中,蛮夷的王在激战中被流矢击毙,我方斩杀敌方大将八名,生擒三名,逮捕俘虏近一万名,剩下的那些不过是残兵旧部,不足为惧,蛮夷经此一役,彻底衰落,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元月初一,军中收到塞外人的和书,请求以被俘虏的中原皇帝作为交换,换得剩下的塞外残兵安全退出京城的条件。
一得到这个消息,朝廷上下刚因为胜仗而欢欣了几天的气氛就立刻被愁云密布所代替。
答应这个条件,就意味着放虎归山,蛮夷的残余势力虽然难成气候,但是保不准他们回到塞外之后过个五年十年又会重新集结军队杀进关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但若是不答应这个条件,就有借刀杀人之嫌,端王继位本就是危急关头的产物,若是昔日天子一死,这个皇位就更加名不正、言不顺,恐怕会成为史书之上难以抹消的污点,以后世代都会背着篡位的骂名。
经过一整夜的紧张讨论,最终端王抗不住千古骂名的重压,选择了迎回旧帝,但是事先降下一道圣旨,奉前朝天子为太上皇,自动禅位于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