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在1943—1945年以前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在情况二和情况三中将会出现。
情况二。
如果法国的内证竟然发展成这样一种国内危机,以致法国军队完全用于对付这事,因而不能用来对德国进行战争,那末,对捷克人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来到了。
情况三。
如果法国被牵连在对另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以致不能“进行”
反对德国??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便在可能对西方进行的战争中解除我们侧翼的威胁??如果捷克人被打倒而取得了德因—匈牙利共同边界的活,就更加可以肯定地指望波兰在万一发生活德冲突时守中立了。
但是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国会怎样呢?希特勒十分详细'307' 地对这个问题作了答复。
他认为“英国差不多肯定无疑地是,法国也多半是,把捷克人默默勾销了。
英帝国所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再一次被卷入一场持久的欧洲战争的前途,是英国不愿参加对德战争的决定性的顾虑。
英国的态度对法国肯定地是不会不起影响的。
法国要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发动进攻是很不可能的,而且攻势也很可能被我们的西部工事所遏止而陷于僵持。
法国也不会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军??不过,不用说,在我们对捷克人和奥地利发动进攻时,仍然必须在我们的西部边界上保持坚强的防御”
。
希特勒然后扼要地叙述了“并吞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
的一些好处:使德国获得比较有利的战略边界,得以把军事部队腾出来“作其他用途”
,获得约1200万“德国人”
,额外取得可供国内的五六百万德国人用的粮食,为12个师的新军取得人力。
他忘记了说意大利和俄国可能会怎么样,于是现在他回过头来谈它们。
他觉得,“由于日本的态度”
,苏联恐怕未必会来干涉。
意大利不会反对“消除捷克人”
,但是如果奥地利也被侵占的话,它的态度如何,则仍然是个问题。
这“主要”
要看“这位意大利领袖是否还活着”
。
希特勒对情况三的假定,是法国将卷入对意大利的战争,这是他指望发生的一场冲突。
他解释道,他所以采取竭力设法延长西班牙内战的政策,原因就在于此;它使意大利继续跟法国和英国发生纠纷。
他认为,它们之间的战争“肯定地愈加临近了”
。
事实上,他说,他“决心利用它,随便它甚么时候发生,即使是早到1938年”
——这离说话的时候只有两个月了。
他确信,意大利如在原料方面得到德国的一点点援助,就能够抗住英法。
如果德国利用这个战争来解决捷克问题和奥地利问题,那就要假定英国在同意大利作战时不会对德国采取行动。
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不至于对德国采取战争行动。
我们对捷克人和奥地利发动进攻的时机,必须要视英法愈战争的进程而定??这种有利的局势??不会再发生??对捷克人的袭击必须要以“闪电速度”
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