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小说

问道小说>不良臣(科举) > 第83节(第2页)

第83节(第2页)

&esp;&esp;融景帝还是。

&esp;&esp;讲经活动最后圆满结束,而上课上得很开心的融景帝也在离开前下了口谕,同意了国子监办校报的请求。

&esp;&esp;刊印的报纸国子监并不免费发放,而会收取略高于成本的费用,并把这笔钱投入国子监建设,从而减少朝廷负担,这是谢良臣提出的建议,薛制也跟融景帝说了。

&esp;&esp;然后融景帝再一次龙心大悦。

&esp;&esp;朝廷如今国库空虚,其他各部门只知推诿责任,哪像国子监,不仅工作做得越发的好,而且甚至能自给自足,不用再劳烦朝廷费心。

&esp;&esp;若是六部官员皆如此,他也不必担心完西北的旱灾又要安抚河南的百姓,可见都是庸官们无能。

&esp;&esp;至于国子监如此变化从何而来,便是薛制没说,融景帝自己心里也有数。

&esp;&esp;以往数十年来国子监都一成不变,此番谢良臣入国子监才几月,便有如此变化,显然对方才是真正干实事的人。

&esp;&esp;于是临走前,融景帝还特意赏了他们三人东西,赏给薛制是宫中御膳房的点心,给朱大人的是一把戒尺,而给谢良臣的就是他自己用剩的一块残墨。

&esp;&esp;从东西的好坏来看,自然是薛大人的看着最体面,不过从感情上来看,却是谢良臣最得圣心。

&esp;&esp;像什么皇帝用过的手串,亲自写的字画,或者如现在一样用了一点的残墨,这种东西非是亲近大臣一般都不会下赐。

&esp;&esp;如今谢良臣得了,便说明融景帝把他记在了心里。

&esp;&esp;能被皇帝记在心中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是恨得咬牙的奸臣,二是就是自己十分信任的忠臣,显然目前融景帝把他当做了后者。

&esp;&esp;谢良臣将墨锭收好,与两位大人一起送别融景帝。

&esp;&esp;朱大人现在对谢良臣的感觉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十分嫉妒对方的才干以及官运,而另一方面,他又庆幸对方被上头如此看重,甚至被融景帝当做亲近之人。

&esp;&esp;因为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不出意外,他在国子监待满三年后肯定会再次升官,而谢良臣资历尚浅,再如何他也不可能成为祭酒,也就是说两人不会成为竞争对手。

&esp;&esp;可是一想到对方还未到弱冠之年便能继续升官到从五品或者正五品,他就各种羡慕嫉妒,毕竟他光是当上现在这个司业的职位就花了十多年。

&esp;&esp;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升官这种事情,就是看能力和运气的。

&esp;&esp;所以等融景帝一走,国子监正式通报全院上下,表示他们要开办,然后再刊登在校报上。

&esp;&esp;在如此众志成城之下,国子监的质量,另一人则负责排版以及让刊物看起来更加美观。

&esp;&esp;初稿出来后两人也交给薛制并谢良臣他们看过了,都觉得没问题,只是在初次刊发的数量上,三人意见未达成一致。

&esp;&esp;薛制以为,写得很好,学报上其他内容也很充实,甚至上头还记录了国子监监生们在监院里种菜的消息,说各院学生都种了哪些菜,哪些长得好的已经被摘来吃掉了,以及后续他们还打算种麦子等等。

&esp;&esp;这样的学报很是新鲜,融景帝觉得比看人物传记和游记还有意思,而且还十分的有意义。

&esp;&esp;比如除了记录他讲经和监生们种菜的消息之外,学报上还刊载了监生们出游以及举办文会的盛况。

&esp;&esp;这些消息能反映如今大融的文人们的生活情况,而国子监几位官员主笔写的文章,又有起到很好的教化百姓的作用。

&esp;&esp;融景帝很满意,朝廷的大臣们看到效果也开始跃跃欲试。

&esp;&esp;终于,在国子监学报出到第五期的时候,京城出现了第一家民办的刊物《育民报》,主打教育类。

&esp;&esp;该报主要介绍各地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还会定期发布各地著名书院的信息,并模仿国子监学报,也请了人主笔,对各地科举期间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并提出意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跟大佬离婚后[穿书]  宴少的致命深情  别想带坏我/坏孩子系统  穿成重生年代文女主对照组[七零]  女护卫  真相不会伤人  要退圈继承家产的我突然红了  想要一颗糖  蜜宠心动:小甜妻,别闹!  我可以只修仙吗  我怀了谁的崽  穿成反派的暴躁男妃  至尊医仙在都市  无限穿书之明月  代职城隍  极品女兽师  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  药香书女  每次历劫都看到祖龙在孵蛋  盛容(男强女更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