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长宁不得不转移话题:&ldo;哥哥,之前说从五哥那里过继一个儿子的事,如何了?你同五哥说了吗?&rdo;太子因为此事果真收敛了精神,眼神也变得认真了,道:&ldo;我给老五送过书信,老五倒是没有不愿意的。
现下便是同父皇说此事了。
本是之前就要说,但父皇一直心中不快。
我便也不好提起。
&rdo;长宁知道,皇帝之前总迁怒太子,不仅在大臣面前扫太子面子说了&ldo;吾子不如萧祐&rdo;这种话,而且还在之后就两件小事斥责过太子,甚至皇帝突然背疼,太子去为他按摩,也被他骂了两句,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又如何好说想从老五那里过继皇子的事。
而且,老五的母妃的身份很低,他出生后就不受皇帝喜欢,之后越长越大,性格也偏向沉默内敛,甚至有些懦弱,所以皇帝就更不喜欢他了,他十八岁时,就被派去就藩,藩地距离京都不远,受召便可回京,但是作为信王,他只有三百亲兵,比大皇子荣王的三千少了不少,由此也可见他的不受宠程度。
老五这么不受宠,他的孩子,皇帝几乎没有见过,当然也不受皇帝喜欢,太子却要去过继他的孩子,皇帝估计不会高兴。
但是大皇子的儿子,嫡出的年纪都大了,庶出的倒有合适的,但堂堂太子,怎可过继大皇子的庶出孩子。
皇帝儿子虽然生得多,但养活的却少,在排除了大皇子之后,便也只有五皇子了,再者就是老七,但老七现在还没有成婚,根本就没有孩子。
再说,即使老七生了孩子,因着杨家,太子也不想过继他的。
长宁在书房里慢慢踱步,停下后,对太子道:&ldo;我想,可以先接五哥的儿子进京来教导,把他教导得乖巧些,下次就由嫂嫂带着参加宫宴,找机会让父皇看到他,若是父皇喜欢他,再说出他的身份,和要过继他为东宫之子的事,便是水到渠成了。
&rdo;说到这里,宁宁走到了太子的跟前去,低声道:&ldo;哥哥,这些事,你必得赶紧去办。
最好让人能够盯着杨家,以免他们从中作梗,再者,父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些都是需要做准备的。
要是父皇真的哪日登仙了,哥哥您不能太被动。
其一是怕有人在京中作乱,想要篡位,其二是怕北齐西梁趁机侵犯,想谋夺我大周江山。
作为大周太子,大周国主,可不能让人占去我一分一厘土地。
&rdo;太子叹了一声:&ldo;我知。
&rdo;宁宁又说:&ldo;哥哥,你也知道,有些事情,非得最靠得住的人去做才行。
不然让父皇知道,他还没有仙去,你便做登位的准备了,那便也糟糕了。
父皇身体不好,心便也十分敏锐。
&rdo;两人又说了一阵话,长宁过去开窗往院子里看了看,伺候的宫人距离这里有些距离。
即使是最信任的人,诸如如意玉娘等等,她也不会让她们在屋外伺候。
长宁这比谁都谨慎的态度,也感染到了太子,甚至皇帝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注意养生。
在长宁认为,是人,便有弱点,便有可能将自己的秘密传出去,所以,真的机密,她不会让宁宁知道有个词叫&ldo;一眼万年&rdo;,虽然不免过于情深而浪漫,但她此时被慕昭看着,脑子里便出现了这个词。
青衫少年,似乎是从光阴之前而来,一直站在那处,注视着她,不曾变化,也不会变化。
宁宁一时没有从石桥栏杆上起身,也看向慕昭,直到慕昭对她行了一礼:&ldo;公主殿下!
&rdo;宁宁此时才回过神来,慢慢从石桥栏杆上起身,又从石桥上走了下去,在距离慕昭只两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ldo;不必多礼。
&rdo;两人相对,心里似有千言万语,但却又无一语能够说出口。
宁宁没有沿着池塘往莺阁去,而是从另一条小路往梅花树林里走去,这个时节,梅花树枝叶十分茂盛,将小路也掩映其中。
慕昭愣了一下之后,就赶紧跟了上去,如意却带着另外的宫人让开了一段距离。
宁宁停在了一株梅花树之下,此地周围都被梅花树所遮掩,形成了一处僻静隐秘的所在。
慕昭跟上去,也停了下来,看着长宁说道:&ldo;多谢公主殿下成全,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盼,不会让你久候。
&rdo;长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问了一句:&ldo;你不会后悔吧。
&rdo;&ldo;后悔?&rdo;慕昭些许诧异,赶紧摇头:&ldo;怎么会后悔。
我……我……&rdo;他突然又有些羞赧了,不敢直视长宁,声音也低了下去,&ldo;我一直爱慕公主你,不敢奢望你能有所回应,得知你对我也有意,你不知道我有多欢喜。
&rdo;他想上前触碰长宁,但不知道是出于礼仪限制和对长宁的尊重,还是胆量不够,总归没有上前,只是抬起头来殷切地看着长宁。
长宁也些许不好意思了,说:&ldo;你到北边军中,切记爱护自己,并不是非得立下大功才行,父皇,他只是那么一说罢了。
&rdo;慕昭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绣着一段竹枝的藏青色小荷包,他将荷包递到长宁的跟前来,&ldo;公主,这是母亲留给我的玉佩,还请你收下。
&rdo;长宁没有拒绝,伸手将那荷包接到了手里,荷包已经有些老旧了,一看就知道是旧物,上面银线绣的竹枝,都被摩挲得颜色黯淡,她从荷包里将玉佩拿了出来,是一块雕着龙凤呈图案的白玉佩,在凤凰的羽毛处,正好飘了一线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