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世人皆知,但凡文章,讲究一板一眼,平仄工整,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绝不可松散应对。
《三国演义》的出现,打破文坛行文惯例,轻则离经叛道,重则欺师灭祖辱没儒道,两者都是世间不少学子扣在上面的道德帽子。
之前尚好一些,算是小打小闹,虽然在终点书斋种子、鲜花、刀片三榜中都有名次,但文人墨客大多一笑置之,将之当成市井小文,供民间腌臜莽夫打发时日罢了。
但现下不同,有锦绣祥凤看赏,乃至于在上京城,天子脚下唱名打马游街,这与公然打文人儒道的脸别无二样。
许多看不惯的酸臭士子,早就胸有闷气,郁郁不欢。
这不,现下聚在一起,在这顺应太学的堂皇之地,各抒己见,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汹涌民意。
“依我看,不能容得此子亵渎儒道文坛。”
“我可是听说了,那什么‘小字元伯’,乃是去年恩科的落榜秀才,学识浅薄,穷困潦倒,这才哗众取宠。”
“何止,我还了解到,此子不过是克母庶子,在主家不受待见,连族谱宗祠都进不去,打小被养在乡下自生自灭。”
“难怪!
这等下三滥身份,也就只能写出这般不堪入目的闲书。”
“诸位,以我粗见,我大顺国近些年儒道发展,虽然颇有成效,但总有这般蛀虫出没,败坏风气。
我等身为儒者,不得不肩负肃清道义的重任。”
“有理,应当协力,拨乱反正。”
“在下认为,此子既是在终点书斋打出名声,我等就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其从高峰跌落,永无翻身之机,也好叫世人认清现实,回归文道正统。”
“黄兄,你莫非已有良策?”
“这般,还需诸位与我一同拜访郑英芬博士,不知愿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