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五六十年代的音乐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广播,也能刻录成唱片,只是相对来说会很麻烦。
郑家明对这些不是太过了解,因此想要完全托管。
“劳先生您多费心。”
“哦?你就不怕我信不过?”
“您要是信不过,那我就没信得过的人了。”
先生和他开玩笑,他便也恭维了几句。
不说是人家引他上路,愿意帮助自己,这份恩情就已经值千金了,却说他想要在这条路上走的更顺畅,还是要找个山头靠。
“另外,《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所得收益我想全部的捐献给国家,帮助国家的文艺事业发展,还望您多费心。”
没有什么靠山是比国家更大的了,之所以只捐一首歌,也有他的考虑在其中。
乔宇闻言大感诧异,“你有这份心,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这事儿我来想办法。”
文艺工作者的社会性质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在编制内,拿国家的工资,像乔先生一样在有关的单位任职,自己也进行创作。
第二种就是郑家明这样的,没有编制,本质上属于劳动致富,和出版社合作赚取报酬,现在叫演出费,歌曲演出费,也类似于稿酬的一种,同样是版税的另类演变。
特别是大型舞台剧,曾有人仅靠一首歌,在这年代一年赚了3000块,比工厂八级工人一年的工资还要夸张。
郑家明并不求能赚什么大钱,赚得多也要想办法捐出去一些,避免旁人眼红,以后也不好处理。
乔宇相当能够理解,但像他这样的,一首歌的收入全部捐出去,还是属于很少见的那种。
“你既然有这个要求,上面也会很高兴的,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全城甚至是全国通报表扬。”
“承您吉言,但我并不追求这些,最好还是以作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