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52章等闲识得春百秀相安无事藏千秋
江南的雨停了,青石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
做生意的也好,行路的也罢,终于不用藏在屋檐下奔逃。
程衡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东翻翻、西找找,只打算能够同第一个世界一样,找到一个与原身身份看起来并不匹配的“细节”
,就像是那本《西厢记》,以及夹在《西厢记》里的信……
可一个收下了姑娘家在私塾里的“老古板”
,显然做事会更稳重些,不可能留下那么明显的把柄给人看。
一场雨洗刷了街道,也将程衡有些混沌的思绪洗得清明——雨里行走的人最知道雨有多大,风有多寒。
想通了,程衡也不再忧虑,全然顺着历史的轨迹向前走,对于自己来讲实际上并不难,更算不上自己强行影响这些学生的未来——管殷想必挑不出自己什么来。
“先生,学生在《周易》中看到泽火革与火风鼎,听闻革故鼎新指的便是由《周易》中的这两卦衍生出来的,不知道先生能否为学生讲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程衡原本就在琢磨怎样不着声色的夹带私货。
应盛这一问,问出了“革故鼎新”
,也问出了一个时代向前展的必然。
“火炼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木生火,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刚才站起来的应盛此时像是被定在了原地。
先生说的话是在认可自己的想法么?还是说先生根本没有听明白自己的意思?
“先生,学生的意思是……”
“《周易》中的智慧,以一通十,无论你的意思是什么,《周易》都足以给你一个解释。”
回想起戏校老师在班上说过的话,杜近芳老师当年在和王瑶卿、梅兰芳两位老师学戏的时候,两位老师先给到的,都是一本《易经》。
程衡也一度认为《周易》是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直到舞台上一次次的呈现,终于让程衡意识到老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到如今,《周易》再一次帮了程衡一把,回避了应盛夹枪带棒的问题。
像是打太极一样,把应盛话语中的力量化开,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
“坐罢,你自己慢慢就会懂的。”
缓缓坐下身子,应盛此时此刻还在怀疑程衡的目的。
更不解的是当应盛自己把疑惑而彷徨的把目光投向应安的时候,后者侧过头去,有意的避开了交流。
看着两兄妹的反应,程衡颔,转过身去的时候,眼尾还挂着没有来得及消失的笑意。
“你怎么……”
眼看着应盛就要追上走在前面的应安,应安却先一步站住,言语中的笃定把应盛吓得一愣:“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你!”
面对的妹妹的回应,应盛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只觉得受到了浓浓的背叛。
可应安显然并不觉得自己的作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快步奔着家的方向走去,应盛跟在后面,一边跑着,一边想要开口的样子颇有些狼狈。
“应安!”
伸出手挡了应安一把,没轻没重的动作让应安吃痛停了下来。
“应盛,你做事能不能不要那么幼稚?”
甩开应盛的手,趁着前者还愣在原地的功夫,应安的身影已经从青石街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