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郑卫军他们村,没享受过特批磷肥这待遇,
所以他们村的有闺女的,拼了命也要把闺女嫁到隔壁有关系的村,甚至不怕对方死过老婆。
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弄到化肥,亩产就能差一倍,闹着玩呢。
幸亏有栗子这个上古特产,才不算太穷,
郑卫军说,去年收成好,10工分能值3毛5。
郑卫军这样的山区四口之家,一对男女壮劳力加两个儿子,一年大概能挣9000工分,折合320块钱。
但这俩儿子吃饭可不少吃,所以向生产队要了4份标准口粮,
标准口粮,中常年份三百六,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够不够,三百六,不够队里开会再研究。
好年份三百八,差点的三百四。
反正多吃少吃二十斤,扣掉的钱也得相应增加减少。
队里算完,口粮要扣下160块钱,全家最后分红是160块钱。
听着是不少,但从穿衣到交学费买自行车,再到盖房娶媳妇,只要村里没法生产的,全家所有费用,都得从这160块钱里头出。
所以他们一听一个月刘光福给40块钱工资,简直乐疯了,干劲十足。
刘光福带他们到轧钢厂食堂,这仨人一顿能吃五斤馒头
郑卫军他们村农闲的时候还修路,山区公路都是每村各包一段,挑选精壮劳动力去干活,除了北方上冻那些日子,总有活干的。
现在路都没法修了,昨天实在闲不住,进山看看还有没有剩下过季的板栗,居然被困住了。
刘光福:“你们几个会修路?”
郑卫军:“会啊,我们山上修路七八年,每年都要打眼放炮,我从小,就吊在岩壁上打眼呢!
成箱成箱的,一点上就天崩地裂,比你们城里春节放炮热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