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又没说要见面。
栗夏心里一紧,嘴更硬了:【为什么不,我有什么好怕的】
说完,她浑身打个激灵,赶紧丢下手机。
……
周末的培训要比想象中的累。
营销方面的工作栗夏略有涉及,不过不是她的主要范畴。
这几年实体书难卖,营销成为重头戏。
是金子是沙子,先由营销来过滤。
读者和口碑都要退居其后。
任由台上的讲师倾囊相授地告诉她们如何做物料、写方案、对接博主,栗夏和旁边刚入职几个月的小培训搭子只能总结出四个字:培养网感。
“网感到底是什么啊?”
女生抓抓头发。
“一种我们没有的东西。”
栗夏说。
女生咯咯笑,“前段时间大爆的那本书你看了吗?”
“看了。”
见栗夏不再说,对方眼神期待,“你觉得怎么样?”
栗夏:“我说话难听就不评价了吧。”
对方一听眼睛更亮了,挤一下她,“说说呗说说呗。”
栗夏:“有一种精挑细选捡到破烂的感觉。”
“哈哈哈。”
女孩说她可以开一个吐槽书的账号,准爆。
栗夏笑说,反向思维,这个好,回去就起号。
女孩问她,都做过哪些书。
栗夏说,说出来怕你吓一跳。
对方不解,问,也是大爆款吗?栗夏说,不是,太冷门了,非畅销书怕你不知道。
女孩又笑,夸她可爱。
“那你实现自己的出版理想了吗?”
她问。
理想吗?
栗夏停笔,想了想,“我工作也不算久,但运气还行,算是初步实现了吧。”
蔺虹的那本书,实现了栗夏出版一本非虚构文学的愿望。
其实非虚构纪实类文学一直是栗夏的私心。
她想在都市烂漫的泡沫里,发掘出一点人生恒久的真实和残酷魔幻的生命力。
她也很努力地抓住机会,做到了。
当初由于蔺虹不是很有名,没什么读者积累,整本书从策划、赶在ddl交稿、八次审稿,到申请书号和cip,再到盯印和线上线下营销、铺货,日日夜夜里耗费了栗夏多少心血,只有她自己清楚。
当然,蔺虹没有辜负她,蔺虹的书也是。
她和蔺虹是互相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