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自西晋八王之乱西域实际就被中原王朝放弃了,这八九百年除了盛唐有效控制过百年,西域绝大部分时间都与我们中原王朝算不得隶属关系。
如今北有辽国,西有西夏,想要收回更是难如登天。”
苏轼对此颇有一番感慨。
赵煦也叹了口气说道:“只能说这罪魁祸首是司马老贼,他们一家三代只为篡魏立晋,偏偏子孙无能,搞出八王之乱这种蠢事,致使胡人乱华,中原板荡。
最后衣冠南渡不说,居然不思进取偏安江南一隅,为这四百年的乱世开了个坏头。”
苏轼自然是认同的,西晋是几百年乱世的祸因也是历朝史学之公认,“官家所言极是,要说这司马家虽然最终使三国归晋,创建了大一统王朝。
可也是最烂的大一统,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为解决藩王问题提供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惜司马家多是庸才,居然分封了一众有实权的藩王,真是荒唐又可笑。”
“苏学士这就是以君子之心去猜度司马家的小人了,自司马懿始哪一个不是奸邪小人?奸邪小人的心思不能用常理度之。”
话说赵煦也就是武侯自打知道三国归晋这一结局后,对司马家三代那是愈发的没有好感,看史籍上八王之乱进而五胡乱华时,那真是拍案而起,怒骂他们是小人窃国终使家国民族有覆巢之危。
“官家此话怎讲?”
苏轼看赵煦怒气勃发,一时有些不解怒气何来,便是谈到汉民族历史上最屈辱的时段,也不至于看上去一副要跳起来打人的样子吧!
说自己是君子,司马家数代俱是小人……
赵煦深吸口气,心情平复了些许,“我们就拿司马炎分封诸王来说。
不是他有多昏庸,而是这孙子清楚他们一家三代是如何窃国的,对世家大族出身的众文臣武将十分不放心,这才分封这些个拥有实权的宗姓王,想靠着皇家宗室来制衡乃至于压制群臣。
殊不知这做法实在愚蠢至极。
“周天子分封诸侯,致使天子威仪不在,始有春秋战国。
刘邦吕后大肆犒赏子孙,不过数十年,中央便不能调动地方,酿成七王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终于从根上解决了藩王、诸侯之问题。
司马炎以小子之心猜度天下群臣,为一家之私倒行逆施,再封诸王。
如果他的儿子有些能耐暂时压得住那倒也罢了,偏偏他选的储君是个智障。
明知是智障又因宠妃的枕边话迟迟不肯更立储君。
这就是自私加优柔寡断。
司马家终被灭族,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西晋那段历史确实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苏轼也常常和朋友、同僚谈到这些,如果分封诸王的原因是以小人之心度天下人。
那册立智障太子,那简直是让人无语且根本无法理解。
“关于智障皇帝,后来有说晋武帝司马炎其实是看中了智障太子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
这司马遹长相和司马炎十分相像,且聪慧异常,说是有其祖父司马懿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