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二天,秦川睡了个好觉,日上三竿才去了郡衙,找刘备议事。
就见刘备正在更衣,而诸葛亮,竟然睡眼惺忪,顶着黑眼圈,也在……更衣。
没想到,秦川差一点就见到了刘备、诸葛亮抵足而眠,同床共枕的画面,遗憾啊。
秦川想了想,人家曹操家大业大,孙权家财是继承的,只有刘备,要啥没啥,只能靠抵足而眠培养感情了。
“主公,辛苦了。”
秦川当即有感而发,接着又道,“军师昨晚可熬夜了?”
刘备只以为秦川在说为他向诸葛亮解释一事,略一点头,又道:“丞相昨夜翻了半夜的汉书。”
秦川也看到了书案上,诸葛亮抄录的木牍上的文字。
“元帝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
(公元前43年)
“……”
“延光二年,冬,无雪。”
(公元123年)
“……”
“光和六年冬,父记大寒,井中冰厚尺余。”
(公元183年)
“建安二年,余记天旱岁荒,士民冻馁。”
(公元197年)
“……”
这一看不打紧,从汉书到四民月令到诸葛亮父亲和他自己的记录,按照时间排列了总有几十条,又有太阳黑子的记录相印证。
诸葛亮见秦川在翻阅自己做的笔记,揉了揉眼睛道:“看来黄巾之乱,确实与气候有关,秦至前汉,气候尚暖;武帝之时,气候略暖;前汉后期,气候升温;王莽时,气候寒冷;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张堪曾在渔阳种稻,气候又暖;灵帝之时,气候又冷,这主公和亮所亲见。”
接着,诸葛亮又感慨道:“治乱兴衰,竟真与此暗合,若三百年冷暖必轮回,那三百年必有治乱,此自然之理,非人力也。”